科普3,人工智能可以干什么

人工智能 3
2017年8月25日星期五Tel:(010)62580821 主编:张思玮编辑:王剑校对:王心怡E-mail押zhoumoban@ COMMUNICATION科普
3 事实上,化学品的毒性是与它的浓度密切相关的,若判断一个产品是否真的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明确其中具有毒害物质的最高限度。
因此,“老爸评测”测试的每一种物质含量都需要对照国际上已公开发表的动物实验结果,做到有理有据。
从魏文峰到“魏老爸” 本报记者胡珉琦 两年前的夏天,一个自称“魏老爸”的杭州父亲写了一封给全国家长的公开信,他说: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我们无法改变商业规则、改变企业,但我们有选择良心企业良心产品的权利,我坚持推荐良币。
在保卫孩子家人远离有毒有害产品的斗争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看客…… 两年里,魏文峰创立了“老爸评测”,根据欧盟REACH化学品安全评估法规和其他发达国家消费品安全监测标准和评估准则,对市售产品进行调查检测,帮助广大家长发现生活中看不见的化学品危害。
民间的监管补充力量 2015年8月,上小学的女儿开学在即,需要家长包书皮。
从事了十几年化学物品检测的魏文峰敏感地意识到,带有一股子刺鼻气味的自粘性包书膜“有问题”。
他打开包装壳发现,它们是典型的无商标、无企业地址、无联系方式的三无产品。
于是,魏文峰在杭州一些学校门口的小店搜集了7种类似的书皮,花费了近1万元,寄去泰州市国家精细化学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做检测。
结果让他十分震惊,这些透明的书皮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
“多环芳烃”是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而“邻苯二甲酸酯”是增塑剂,对孕妇以及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是有影响的。
在国外,“邻苯二甲酸酯”被禁止用于孕妇和儿童使用的产品。
“我就是搞检测的,以前我在实验室里检测了很多东西,总以为那些不合格的东西都是别人在用,自己是不会中招的。
” 然而,魏文峰也坦言,中国的消费品市场巨大,企业数不胜数,现阶段国家对化学品的检测标准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监管也不可能滴水不漏。
想要直接推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修改检验标准是极其复杂的事。
他最终选择花10万元把“毒书皮”拍成了一个短片,短短几天,点击量就上了千万级,众多媒体转载了这个视频。
全国各地的父母和学校都开始意识到小小书皮里的安全隐患。
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几个月后,上海市和江苏省对书皮市场进行了专项抽查,并且在标准中增添了这两项毒害化学物的检测。
原本只是为了保护女儿,但“毒书皮”事件并未就此结束。
“毒书皮不能用了,但书还要包,怎么办?”许许多多的陌生家长给魏文 峰留言。
他尝试着跟书皮生产厂家沟通,按家长们 的需求,用聚丙烯等食品安全级的原材料来做书皮。
尽管成本高,但5000份样品一月之间就被售罄,这也让厂家彻底转变了思路。
与此同时,魏文峰在圈子里也有了新的称呼“魏老爸”,女儿的同学这样叫他,更多的是未曾谋面的家长们。
“老爸测试” “毒书皮”事件后,许多家长便对这位专业人士寄予了“厚望”,希望他继续检测孩子身边的化学品。
2015年8月,魏文峰自掏腰包,用100万元资金正式注册了“老爸评测”公司,并且离开了他自己五六年前便创立的一家化学品安全毒理评估的顾问公司。
他把家长们推荐的日常需求品送去检测,分析数据,撰写公号,还帮着寻找合格的好货,忙得没有任何空闲。
没过多久,魏文峰检测发现,一家幼儿园的跑道含有二硫化碳等有毒物质,“毒跑道”事件又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许多外地学校主动来邀请他去做检测。
所幸的是,这件事推动了各地有关部门重新修改了标准,比如深圳教育局重新起草了《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标准》,明确提出了合成材料面层施工严禁使用汽油及含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二氯甲烷等溶剂的规定。
魏文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人类现有的化学品种类已达到1.3亿种,但明确危害的才不到区区1000万种。
“化学品的毒性测试非常昂贵,时间又很漫长,大多数企业并不愿意这么做。
” 他希望,“老爸评测”能让更多的人远离已知的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伤害,但这不意味着任何检测发现的有毒害化学品都是洪水猛兽。
他说,事实上,化学品的毒性是与它的浓度密切相关的,若判断一个产品是否真的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明确其中具有毒害物质的最高限度。
因此,“老爸评测”测试的每一种物质含量都需要对照国际上已公开发表的动物实验结果,做到有理有据。
这是一项需要专业能力和经验才能完成的工作。
在这两年里,“老爸评测”检出了孩子们使用的铅笔、橡皮多环芳烃超标;桌垫、文件袋增塑剂均爆表;发现固体胶存在大量游离甲醛;认识到护眼灯不一定真的护眼;研究分析不锈钢保温杯的成分工艺……魏文峰蹲守在不同的检测实验室研究产品,追着工厂改善工艺生产安全产品。
从去年开始,“老爸评测”还发起了甲醛仪爱心漂流项目,免费接力使用专业的甲醛测试仪器,记录并分享装修经验,截至目前已检测出3000多间甲醛超标房间。
在很多人眼里,魏文峰俨然成了一位“国民老爸”。
众筹+自我造血 8月11日23点23分,魏老爸的微信弹出了一条信息,是一笔用作打赏的1万元订单。
这样的巨额打赏并不是他第一次收到。
就在“老爸评测”成立的第一年年底,魏文峰就面临着生存危机,前期投资的100万元很快便被昂贵的检测项目烧完了。
他告诉群里的家长,“也许只能走到这儿了”。
而最终让公司起死回生的,也正是那些天南海北的家长们。
在他们的支持下,魏文峰发起了众筹。
仅仅一个多小时,“老爸评测”就筹到了来自112位家长的200万元资金。
他们没有人要求任何回报,他们只是希望用这些资金去检测更多的产品,购买更多的检测设备。
在此之后,还有487位家长众筹了甲醛仪,3690位家长进行了打赏,众筹所得检测费共计64.5万元。
这是一次绝对信任的尝试。
“老爸评测所做的,早就超过了我最初想做的。
我只是被一群无条件信任我的陌生人推着走到了现在,很多次都是他们在指引我。
”魏文峰说,这是此前从未体验过的奇妙感受。
从2015年至今,“老爸评测”的家长群从1群到20群,粉丝从0到31万,检测产品也从书皮到了食品、电器、家具…… 也是在家长们贡献的集体智慧下,“老爸评测”开启了“自我造血”的功能。
他意识到,检测公司要么依靠企业活着,要么依靠消费者活着。
依靠前者很难有公信力,因此,他只为消费者服务。
魏文峰开起了微店,专门推荐亲测的优质产品,拒绝一切人情、广告。
最大的一次投入是,应家长们对放心大米的需求,魏文峰专门到了东北五常稻花香核心产区承包了200亩地,并事先对土质、水源进行了检测。
为了确保每一批米都是好米,他开发了一套“老爸云质控系统”,在种植、售卖过程中,不停地进行滚动抽样检测,监督大米质量。
结果,第一年14万斤大米销售一空。
如今,公司的运营不再必须依靠家长们的众筹,但是它仍然因家长的需求和智慧而存在。
魏文峰说,“老爸评测”的检测对象以及好货推荐最初都来自于各个家长群的讨论,团队负责搜集建议并作出选择。
“这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商业项目,而是一个火热的互惠组织。
‘老爸评测’来自于普通的老百姓,也只会回到老百姓中。
” 为了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促使体医融合、体医结合的快速对接,搭建一个运动康复高水准技术交流平台,发挥专业康复在健康运动方面的积极作用,北京体育科学学会于8月25日举办第一届北京运动康复研讨会。
据悉,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世界前沿的康复运动手法治疗———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手法交流”。
动态关节松动术(MWM)是一种新的手法治疗技术,它是利用被动关节松动术的好处再加上自主活动的优点。
如果手法对症,该技术不会产生痛楚,使关节在短短几次的手法治疗下恢复自然流畅的活动性。
BrianMulligan(布莱恩·穆里根)是动态关节松动术创始人,国际手法治疗大师、新西兰物理治疗协会荣誉院士,已经85岁高龄的他在研讨会现场就MWM手法治疗技术进行了专题讲座。
针对手法操作细节,研讨会还实时进行现场手法大屏幕映射。
其著作《MULLIGAN手法治疗———脊椎、四肢动态关节松动术》的中译本也正式与中国的读者见面。
BrianMulligan介绍说,“在整个肌肉骨骼医学治疗领域里,没有任何其他手法治疗的方法,像动态关节松动术一样可以展现出立杆见影的止痛效果。
只需两分钟或更少的时间来确认这个手法治疗的适应症,再选用适合的动态关节松动术来治疗,而病人中75%的人被证实会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通过其他的治疗方法也可能做到这一点,但它们并没有像动态关节松动术 北京召开第一届运动康复研讨会 那样涉及整个肌肉骨骼领域”。
他希望 中国的读者能有机会了解动态关节松 动术,并从中受益。
此外,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建武还 进行了“健康运动,专业康复”主题演讲,介绍了专业 体育中康复体能一体化和整体辨证康复的理念及应 用;运动康复专家、Brian
Mulligan在中国大陆唯一的 学生李宏图进行了《动态关节松动术应用专题——— 动态关节贴扎术》专题报告。
(胡珉琦) 许智 被 宏院 误 士:解 的 转 基 因 食 品 有 哪 些 “事实上,我们今天吃的大多数农作物都是人类长期驯化、人工选育、转移基因的结果。
”8月17日,在上海科协大讲坛暨科技前沿大师谈“暑期院士专家系列科普讲坛”的首期讲座上,中科院院士、北大前校长许智宏,中科院院士、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陈晓亚,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黄继荣,围绕“透视转基因———从农作物的由来说起”的主题,向公众解读了转基因的奥秘。
许智宏在报告中介绍了粮食作物的起源、种类、演化以及全球食物生产和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过程,并系统阐释了现代生物育种的技术发展。
他举例说,美国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绿色革命之父”的NormanBorlaug就是利用生物育种将高秆小麦变成矮秆。
因为秆子太高,养料就会集中在秆里面,如果变矮了,营养的比例都在麦子里面,同时还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几年前,科学家曾对使用转基因后的效果作了一项详细统计:相比非 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 平均增产22%,降低农药 使用量37%,降低农药费用39%,增加生产成 本3%,增加利润68%,发展中国家受益比发 达国家更明显。
比如今天食用的番茄,已经比原始的醋栗番 茄变大了100多倍,总共有18个主要基因发生 了变化。
再比如土豆在驯化的过程中,块茎变大 了几十倍,形状变得更加规则,更便于食用。
据介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独立完整的 生物育种研发体系,推动转基因生物育种发 展是我国既定的国策:2008
年国家科技重大 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正式把转基因 列入到国家项目,2010年生物育种正式列入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国家政策,今年中央 1号文件强调,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 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公众关 心。
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以及美国国家医学院召集了50多位专家组成了专家委员会,历时两年,完成了388页报告,回顾超过900项研究,总结转基因作物诞生20年来的数据。
结论是:与普通食品相比,转基因食品并未增加人体健康风险。
2016年,也有110位诺贝尔奖得主联名发表公开信,呼吁绿色和平组织放弃反转的立场。
许智宏指出,转基因生物安全具有非常严格的管理和审批标准,包括安全评价、品种审定、种子生产许可、种子经营许可、生产加工许可等。
转基因农作物评定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对农作物品种的评定,不仅要通过食品安全评价,还有环境安全评价等。
他强调,经过科学评估、依法审批的转基因作物是安全的,风险是可预防的。
事实上,我们在市面上真正能够见到的转基因食品很少。
棉花、番木瓜,国际上的大豆、油菜籽等,基本上都是转基因的。
而包括圣女果、彩色甜椒、小南瓜、小黄瓜、胡萝卜、甜玉米、紫薯等,实际上并不是转基因。
许智宏表示,在转基因技术方面,科学家也肩负社会职责,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共同道德和伦理准则,包括保护研究对象、保护环境、安全性研究,确保科学的良性发展。
同时,科学家比公众具备更多这方面的知识,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决策、提供咨询、科学传播,有责任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弘扬科学精神,理性对待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不确定性。
据悉,“暑期院士专家系列科普讲坛”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科协主办,讲坛时间为8月17日至21日,其间近20位院士专家作为主讲嘉宾或对话嘉宾参与活动,他们将围绕转基因、量子通信技术、海洋资源开发等前沿课题及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讲解与讨论,公众将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黄辛) 看《机智过人》触科学温度 (上接第1版) 机智过人还是技不如人 要将严谨的科学语言翻译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声画语言,这绝非易事。
张越介绍说,《机智过人》节目最初定位于人与机器的对抗,当时设想是“强强对抗、硝烟四起、非常刺激的这么一种感觉”,但后来主创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通过大量对人工智能项目及专家的采访,我们发现它的发展一方面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一方面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想象。
所以我们就变换了一种方式,虽然仍然采用人机对抗的方式,但展现的其实是人和人工智能有什么不同,而不是说谁更厉害。
” 陈齐艺强调说,《机智过人》真正想要展现的是一种比较,“人工智能有它的方法,人类有自己的智慧,它们是不同的,而且可以互相借鉴、学习。
”而这也确实是吸引国内顶尖人工智能团队和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类参与节目的重要理由。
据介绍,8月25日首播的项目是来自人脸识别国家队云从科技的人脸识别项目“御眼重明”,对它进行检验的超强人类是山东省公安厅刑侦局物证鉴定中心高级工程师林宇辉。
此前,林宇辉曾因为章莹颖案嫌疑犯成功画像而备受关注。
御眼重明与林宇辉进行三轮“比试”,看到底谁拥有真正的“火眼金睛”。
相较结果,《机智过人》更希望展现的是过程。
除了说明人工智能能做什么,更希望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解释是如何做到的。
对比人是怎么做的,通过碰撞得到启发。
陈齐艺解释说:“这种较量其实就跟柯洁与AlphaGo下棋一样,人工智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而人是可以从中学习的。
人类用什么方式、机器用什么方式,那这两者之间将来会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人类智慧其实也只开发了很小的一部分,通过一定方式或许也可以促进人类智慧的一种提高。
” 作为与人工智能有当面较量经历的人类,柯洁对于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关系的展望或许更具参考性。
他在采访中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我觉得未来人工智能一定能带领人类迈入一个新的文明。
人类会因为人工智能而变得美好,而不是像很多科幻大片中假想的人工智能威胁论,人工智能会统治人类、灭绝人类,我觉得这个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人工智能没有理由去灭绝人类、统治人类。
就算机器觉醒了,统 治人类、毁灭人类这种事情对它们来说可能没有意义。
它觉醒的意识和人的意识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完全不同,不能拿我们的思维来套机器的思维。
” 对于人与人工智能的未来,柯洁持乐观态度:“未来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会因人工智能而变得更加美好,我也希望能变得更加美好,因为我们是不断前进的人类。
” 充满人的温度 新世界的打开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五百多年前哥白尼用“日心说”改变人类对天体运行的认知,比如哥伦布在大航海时代里站上新大陆的土地,又比如文艺复兴时代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用划时代的艺术创作,激发全人类对美和自由的追求…… 如今,这些领域随处可见人工智能的身影,它们改变人类对机器行为的认知,也重构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
作为《机智过人》“机智见证团”的嘉宾,以及《加油!向未来》的主持人,撒贝宁见过并体验过非常多的顶尖人工智能项目,在他看来,未来社会很有可能取决于算法的胜利。
“谁掌握更先进的算法,谁就有可能掌握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
如同以前的工业革命一样,人工智能能够把人类从目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当中慢慢抽离出来,能够让我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当人工智能到达一个临界点之后,就和现在很多人担心的一样,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有了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之后,它会不会想要去改变些什么。
我觉得如果到那一天,人类一定要有办法平衡人工智能的利和弊,如果利弊失衡而又没有有效控制手段,个人觉得是一个很难想象的画面。
”撒贝宁说。
不过,当下的人工智能显然并未成长到如此强大,尽管它们正以超出摩尔定律的速度成长。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能深刻感受到的一点,并且也得到了节目组诸多导演印证的是,科学家们面对自己研发的人工智能,有如亲生孩子一般的珍爱。
面对没能通过检验、技不如人的结果,甚至有研发人员眼眶含泪。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徐颖此次也是机智见证团中的嘉宾之
一。
面对不如人意的结果,一向冷静的她也变得非常感性,甚至在后续采访中哽咽。
她指出,每一个科学家都追求尽善尽美,也希望自己拿到大众面前的成果是美好的。
但事实上任何事物诞生之初都不可能尽善尽美。
“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你一定是希望它盛装打扮之后,然后以非常完美的角度出现在大众的面前,但现实往往是还没来得及梳妆打扮,素颜就出来了。
科研人员的失落感其实不是来自于‘我尽到我的全力,但我还是没有做好这件事情’,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你很可能不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你做的技术也并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所以你会失败,这种失败科学家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科学家们一直在追求更高、更尖端、没有被探索过的技术。
但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讲,不太能接受的是:这个事情我可以做得很好,如果你给我时间。
”徐颖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说。
科学家以及科学,都并非冷冰冰,而是充满了人的温度。
正如制片人张越所言:“我们想通过节目表达,人工智能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身边。
在非常多的科研项目里,人工智能其实是最不高冷的,它最有人的温度,离人也最近。

标签: #什么用 #设计师 #什么用 #信息安全 #互联网 #人工智能 #工程 #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