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艺术品会成为未来艺术品交易的主流吗,2022.04.02CHINA

寿司 5
ARTWEEKLY 16责任编辑/崔艳/0571-85311405 数字化艺术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的构成因素有哪些?这些数字化作品究竟是不是艺术?数字化艺术品的特色价值何在?数字化艺术品的支付是怎样的?将来会不会昙花一现? ◀数字化艺术品《蒙娜丽莎的微笑》展览现场 数字化艺术品会成为未来艺术品交易的主流吗 ■牟建平 2021年3月11日,佳士得拍卖行网络笔通过电脑画出来再打印出来,就完成 拍卖的NFT作品《Everdays:TheFirst了一件数字绘画。
5000Days》以6935万美元成交,约合人民 近年,国内数字化艺术展也相继推 币4.5亿元,令人咋舌!这是一幅巨幅拼贴出,令观者大饱眼福。
如2020年9月在 作品,由艺术家Beeple耗费5000多日完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非物 成。
之所以被称为“纯数字艺术品”,是因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就展出了 为根本不存在实体作品,只存在数字世界30多位艺术家的70多件数字艺术作品, 中,且采用了加密技术。
由此自2021年每件都是由计算机创作完成。
2021年, 始,数字化艺术品作为一个新事物迅速进中国美术馆和京东方艺云携手打造了 入人们的视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百年百幅经典美术作品数字体验展”, 数字化作品方兴未艾 展览以BOE画屏数字艺术显示终端为载体。
“中国当代国际数字艺术展”也展 人们非常好奇:数字化艺术品到底是示了不少有创意的数字作品,如《道子绘 个什么东西?它的构成因素有哪些?这些画系统》,据介绍可以模仿齐白石、徐悲 数字化作品究竟是不是艺术?数字化艺术鸿、黄宾虹大师的画作。
品的特色价值何在?数字化艺术品的支付 数字艺术的出现,让艺术品不再是 是怎样的?将来会不会昙花一现? 以往的静态的纸上、架上作品,而很大程 其实,艺术品数字化早就出现了,10
度上变成一幅流动的虚拟画面。
当数字 年前的画廊博览会就经常能看到数字化化创作来临时,一切内容都是崭新的,
艺术品,只是最终形成一个热门收藏品,切都可以入画,而且数字多媒体可以打 乃至一个新兴行业,真正吸引大众的眼造出与众不同的沉浸式互动空间。
数字 球,不过是近两三年才发生的事情。
刚刚革命在过去的20年间兴起,数字技术也 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完全给人一种崭新的融入到绘画、摄影、装置等各个艺术门 数字化体验,开幕式表演、比赛转播、数字类,不少画家将自己的中国画、油画转变 人民币支付等等,都运用了大量先进的数成数字艺术销售,科技和艺术正从线上 字技术,如今数字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到线下不断跨界合作。
京东甚至以独有 挡。
数字化正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数字艺术大数据平台,打造“百万数字 艺术品的数字化也当然不可避免。
艺术体验场景”。
艺术品的数字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原有的经典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化 数字化艺术品的市场行情 转化,另一个则是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 2019年,一幅由AI创作的艺术作品 进行当代艺术创作。
二者既有联系,又《埃德蒙·贝拉米肖像》以43.2万美元的 有区别。
比如我们看到的把名作《蒙娜高价在纽约拍卖成交,一时引起轰动。
丽莎》和《清明上河图》数字化、视频化、2021年3月,在北京798艺术区,艺术家 动漫化,就是属于前一种;而4.5亿元拍冷军的绘画作品《新竹》在策展人手中烧 卖成交的NFT拼贴画则明显属于第二为灰烬,这幅作品被变成NFT加密形式 种。
当今还有不少画家使用数字绘画软的数字艺术进行了拍卖,最终以40万元 件来创作,这些绘画没有颜料,使用感应成交。
将实物艺术品销毁制作数字艺术 作品,有人认为是炒作,而当事人则认为并不是毁灭,而是新生,是让艺术的形态和价值实现进一步升级的过程。
因《气球女孩》在拍卖中被碎纸而声名大噪的英国街头艺术家班克西,在NFT浪潮来临后,他的作品被制成数字艺术品NFT。
2021年初,一些区块链领域的专业人士以9.5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班克西的画作《傻子》实物,随后这些人向班克西的行为艺术致敬,模仿画家自己的做法将这幅作品烧毁,并进行了直播。
在实物被烧毁后,《傻子》被制作成数字艺术品NFT,进行了拍卖,最后一位藏家以约38万美元的价格拍得此画的NFT。
随着海外数字艺术的炙手可热,国内也不乏一些先吃螃蟹者大胆尝试。
2021年5月22日,区块链数字艺术平台AART与永乐拍卖联合举办的国内首场线下区块链数字艺术品拍卖中,央美副教授李洋的作品《画梦30年》以160万人民币落槌,创作国内加密艺术作品的成交纪录,举办方声称本次拍卖有传统收藏家介入尝试,表明传统收藏界也开始关注加密艺术品。
2021年12月,国内某数字艺术工作室,将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原作《群虾图》变成数字藏品,标价30万元竞拍。
以专营数字艺术的电商也开始涌现。
2022年1月,唯一艺术与浙报艺术产业集团联手的数字艺术品拍卖在“艺术融媒体”APP上举槌。
当代中青年艺术家崔向上的《山涧星辰,决绝的辉煌》,凸小涂的《地铁幻念》,朱涵远的《斑马变形记-2》等5幅数字艺术品全部成交。
唯一艺术是中国首家数字艺术电商,由艺术设计圈知名公司和区块链技术团队联手,致力打造中国最大的数字艺术品交易市场。
数字化作品的风险与问题 对数字化艺术品这种新兴的艺术门类,首先应该肯定其新颖性、独创性与时代性。
艺术品数字化,首先使艺术品再度焕发了无穷的生命力。
而运用数字技术创作的当代数字化艺术品,也在视觉、概念上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享受。
最重要的是艺术数字化,使经典的艺术品接近社会大众,通过数字化方式让艺术走进校园、商业空间、社区、医院、家庭,发挥了它的美育社会的功能。
但是,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数字艺术的收藏及其市场价值确实尚需要时间的验证。
买家花费上亿元拍下的加密艺术家Beeple的画作,只是5000张作品图拼接成的一个316MB的JPG文件?只是一个纯数字艺术品,而非传统意义上触手可摸的实物画作?让人感觉虚无缥缈,有点不靠谱。
真正的艺术品具有升值与再变现的功能,数字化艺术品将来能否二度变现,令人不免怀疑。
当然,数字化作品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NFT所带来的金融风险无疑是巨大的,这种以艺术品为噱头的资本炒作令人担忧。
笔者认为,NFT将来是否会像比特币一样,沦为一场投机者的炒作?艺术品数字化本身没毛病,但是借着NFT疯狂炒作,就多少令人质疑其初心,这一点颇像前些年在国内一度兴起的艺术品股票拆分,其兴也快,其亡也快。
其次是版权问题。
复制去世绘画大师的作品将其数字化,这里面是否面临侵权? 艺术品数字化本身是好事,但NFT金融化前景令人担忧,慢慢发展摸着石头过河,是它最好的发展方式,切忌大起大落,从以往经验看,艺术品资本化带来的往往并不是一种好的结果。

标签: #视频 #声音 #水印 #看点 #版权 #朋友圈 #发财树 #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