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科技企业,无霜冰箱受追捧

十大 4
海尔份额近半主导格局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中国无霜冰箱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在市场上掀起一股“无霜潮”。
有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无霜冰箱的行业占比增长近一倍,逐渐取代传统有霜冰箱成为主流产品。
有关人士认为,在无霜冰箱市场销量快速增长背后,除了技术进步以及领先企业的带动外,用户需求成为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
据了解,2012年,海尔无霜冰箱的市场占比高达47%,几乎占据无霜冰箱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无霜冰箱市场普及的最大推力。
无霜冰箱渐成主流市场占比三年翻一番 查阅资料发现,虽然人们对冰箱结霜的抱怨由来已久,但无霜冰箱真正在中国市场盛行却是近几年的事。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受技术限制,最初的冰箱多是微霜或者某个区域无霜,并不能达到全无霜效果。
但自2010年以来,无霜冰箱开始在中国市场显示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巧合的是,这一年,海尔推出了行业首台全风冷三门冰箱,并引发行业跟风模仿,风冷无霜冰箱在消费者中的认知度逐渐提高。
由于终结了传统冰箱结霜的历史给用户带来便捷健康的生活体验,风冷无霜冰箱在中国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消费者选购冰箱的首选目标之
一。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无霜冰箱的市场占比为11%,2012年,这一数字已达18%,并且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
在无霜冰箱的普及过程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即领先企业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数据显示,海尔在无霜冰箱领域始终保持高份额,其中2012年的市场占比高达47%,几乎占据无霜冰箱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无霜冰箱市场普及的最大推力。
用户需求驱动无霜冰箱快速普及 海尔冰箱相关负责人介绍,无霜冰箱就是他们与用户互动出来的,“我们通过与用户交流发现,冰箱结霜已成为他们生活中最大的烦恼,为此我们创新出了行业首台全风冷三门冰箱。
”此前,天涯社区关于有霜冰箱的一份调研显示,超过一百万的网友反映有霜冰箱具有异味难除、制冷慢、耗电多、保鲜差、占用空间、带来定期除霜困扰等诸多问题,无霜功能成为消费者选购冰箱的必要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自推出行业首台全风冷三门冰箱以来,海尔冰箱一直没有停止创新用户体验的步伐,目前海尔推出了两门、三门、对开门、六门等全系列无霜冰箱,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另外,在产品创新的同时,海尔还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佳品质体验,在行业首个发布365天有霜无条件退货承诺,确保用户的无霜生活无后顾之忧。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的研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只有让用户全流程参与产品研发才能生产出真正引领行业趋势的产品。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要做的就是深入把握用户需求通过迅速创新满足用户需求。
在用户需求瞬息万变、日渐个性化的时代,这无疑对整个冰箱行业都提出了挑战。
而行业领先者的实践证明,只有抓住了用户需求就能实现持续引领。
海尔帝博冰箱获评最具创新力引领产品 目前,中国消费电子产业正面临着从产品到市场、从内容到体验的全面转型升级,针对用户需求进行创新成为家电厂商唯一选择。
海尔BCD-626WABCB帝博对开门冰箱今年就凭借其时尚大气的外观设计以及大容量无霜保鲜等多项创新技术和一直以来良好的市场口碑,荣获“2013上半年度冰箱行业最具创新力引领产品”,成为中国冰箱行业一致认可的明星产品。
据海尔冰箱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这款海尔帝博对开门冰箱外观采用水波纹设计,再加之45颗施华洛世奇水晶的映衬,满足了用户对冰箱外观时尚的需求。
而在功能方面,626L超大容量使得它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专门采用的风冷双变频技术,不仅达到了国家一级能耗水平,而且噪音值仅为37分贝,是目前业内最“安静”的产品。
成都商报记者王智 5356 2013年9月24日星期
主编刘瑶副主编江涛责编高升祥美编王芳 商报官方微信cdsb86612222商报官方微博新浪微博:@成都商报腾讯微博:@成都商报商报报料热线028-86612222商报电子版 华商科技企业华商企业·记者观察“中国功夫”征战全球 “财富之城,成功之都”。
成都刚刚送走2013财富全球论坛,又迎来第12届世界华商大会。
无论是财富论坛,还是华商大会,都是一个国际化的概念。
因此,在世界华商大会开幕之际,聚焦华商企业中走在国际化最前沿的一支力量———华商科技企业,无疑将对华商的国际化之路起到范本意义。
成都商报记者伏永安 一组看得见的数据:2013年《财富》全球500强排行榜中,华商企业上榜数量再创新高,由2012年的73家增至95家。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联想等科技企业榜上有名。
一次看得见的更迭:7月11日,两家全球公认的市场调研公司IDC和Gartner分别发布数据显示,联想超越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PC供应商。
而全球前五大PC厂商中,华商企业占据了三席,分别为联想、宏碁、华硕。
曾经靠制造业、“贸工技”甚至仰跨国企业鼻息代工贴牌起家的华商科技企业,在经过一段并不漫长的“野蛮生长”之后,开始具备了与百年欧美企业交手的实力,甚至有取而代之之势。
如今,联想、华为、宏碁、华硕、海尔等华商科技企业已成为享誉全球的品牌,产品遍布全球,成为华商企业中走在国际化最前沿的一支力量,在国际市场中施展着一招招漂亮的“中国功夫”。
告别“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品牌 一度,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是最吸引跨国企业的地方,跨国科技企业纷至沓来开办工厂,并由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配套产业链。
然而 显而易见的是,绝大多数华商企业在这条产业链中处于下游,虽然生产的产品销往全球,但挣的不过是一份辛苦钱。
“世界工厂”的名号,一半是中国商业力量崛起初级阶段的成就,一半则是从跨国企业手上挣血汗钱的辛酸。
告别“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品牌,是另一部分华商企业选择的路线。
1989年华硕草创,在台北租下35平方米的公寓,“专门为计算机主板制造厂进行研发、设计并收取顾问费”。
1995年羽翼渐丰的华硕毫无惧色地接受了巨无霸Intel挑战,一举击毁Intel的主板霸主之梦,同时战胜美国企业Micronics,取而代之成为世界第
一。
与华硕的足迹相仿的还有联想、华为、宏碁、海尔、中兴等一长串名字。
当初,在欧美企业眼中,这些华商小朋友们不值一提,也许根本不会想到今后会同台竞技。
然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增长,华商企业开始让欧美企业不安、紧张,甚至被打乱了阵脚,成为让他们感到最棘手的对手。
数全球化品牌还看科技企业 在2013年《财富》全球500强排行榜公布后,有专家撰文认为,中国入围财富500强的95家企业,真 正做到全球化并具有国际声誉的品牌屈指可数,与真正全球化、国际化的跨国企业差距还很大。
而这其中,只有华为、联想等科技企业的国际业务可圈可点,成为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典范。
2005年,当绝大多数企业还在国内版图上攻城拔寨之际,联想酝酿已久的国际化战略已走出了最关键一步———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
合并后的新联想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仅仅半年时间,联想就使IBM个人电脑业务扭亏为盈。
2013年,联想已超越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PC厂商,Lenovo的品牌知名度已遍布全球。
无独有偶。
当华为把全球通信设备大佬爱立信挤下王者宝座后,在全球很多地方,人们通过邮件、电话、微博等所传递信息的字节,绝大部分已通过华为而不是爱立信的设备来传输。
以科技的力量,这些华商企业们不再满足于国内生意,而是把生意做向全球。
也许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人们并不知道这些品牌,也不知道这些品牌背后流着华人的血脉,但他们已经在使用并且依赖这些品牌的产品了。
曾经傲视全球的欧美企业,华商小伙子们施展着“中国功夫”来了,你们得小心了…… 封面

标签: #关键词 #东莞 #公司 #气垫 #计算机专业 #成都 #网站建设 #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