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FINANCIALINSTITUTION,360借款平台电话多少

电话 0
2020年1月7日星期
金融机构FINANCIALINSTITUTION B1 假冒借贷APP电信诈骗现高发态势90后成被骗主体占比达45% 本报记者李冰 2019年10月份的数据显示,其骗局增 长率高达223%,并有23.6%的受害者 年关将至,电信诈骗也进入了多连续受骗。
其中被骗1次的受害者达 发期。
76.4%、被骗两次的受害者16.9%、被骗 日前,360金融旗下反诈骗研究团3次受害者比例达4.1%、被骗3次以上 队360金融反诈实验室联合360手机卫的受害者比例达2.6%。
士,通过调研2019年全年假冒借贷APP 从被诈骗金额上来看,5000元以 电信诈骗案例,发布《2019年假冒借贷下的占大多数,比例达63.8%;被诈骗 APP电信诈骗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5000元-10000元、10000元-20000元、 告》),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假冒借贷APP20000元-50000元、50000元以上的占 电信诈骗的手法。
比分别是18.8%、10.1%、4.8%、2.6%。
《报告》指出,假冒借贷APP骗局是 同时,记者注意到,《报告》统计, 2019年高发的电信诈骗手段,诈骗团
放贷前收费是诈骗团伙最常用的骗 伙通过假冒知名借贷类APP,以短信、术,骗局中收费名目繁多,其中最常用 网页广告等形式广撒网,通过放贷前的收费名目是工本费、解冻费、保证 收取工本费、解冻费、保证金、担保金金、修改费、包装费、其他,占比分别为 等费用名目诈骗用户钱财。
42.8%、22.8%、19.3%、8.6%、4.9%、 23.6%的受害者被连续诈骗 1.6%。
360金融反诈实验室专家对《证券 日报》记者表示,“正规的网络平台不 址及其他,占比分别是52.1%、24.6%、宝和360借条等大平台均发布声明提7.0%、5.6%、5.6%、1.4%、3.5%。
不难醒假冒APP电信诈骗。
目前随着各种支付手段、网络工会在放贷前收取任何费用,收费的一看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受害者通过 而在2019年12月16日,在公安部 具的发展,骗局的套路也在不断翻定是骗子!所谓关联资金、履约保险电话接触到假冒借贷APP。
刑侦局的指导下,360金融与阿里巴 新,如今的新型骗术尤其集中在手机费、保证金、银行卡解冻费等都是骗子 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巴、蚂蚁金服等ISWG(Securi⁃ 移动端,不法分子利用线上的社交网的说词。
” 术平台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tyWorkingGroup,简称互联网企业安 络,以及各类新型的支付工具,以及互联网交易平台实施诈骗,花样层出不穷。
80、90后网络生力军更易被骗 止到2019年12月底,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收录互联网金融网站63590个、发现互联网金 全工作组)理事单位联合发布反诈倡议书,将推动反诈合作、协同共治,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服务反诈工作, 据360金融反诈实验室联合360手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从融仿冒网站4.81万个,受害用户12万人采取多种有效技术方式,斩断诈骗团 机卫士,通过分析反欺诈数据发现,受害者年龄分布来看,00后占比4.0%、次,互联网金融仿冒APP2801个,累计伙的资金链路,从技术端保护人民群 52.1%的受害者通过电话接触到假冒90后占比45.1%、80后占比32.9%、70后下载量3343.7万次。
由于这类山寨众财产安全。
APP;更有超过1/5的受害者连续受骗。
占比13.1%、60后占比4.9%。
有意思的APP的名称、图标甚至用户体验都与正 360金融反诈实验室专家强调认 让人意外的是,作为曾经的网络是,假冒借贷APP电信诈骗中,中老年版APP的相似度极高,让大多数用户都为,“下载APP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官方 主力军的90后,竟成为此类电信诈骗并不是主要被骗群体,90后则是被骗难以分辨。
软件,务必在APPSTORE和手机应用 中的主要群体,被骗占比高达45.1%。
的重要群体。
2019年至今,假冒借贷APP诈骗、市场等正规应用平台下载,不要轻易 具体来看,《报告》显示,2019年
9 从受害者接触假冒APP渠道来看,注销网贷账户额度诈骗等电信诈骗手点击来历不明的应用供应商、链接及 月份以来,电信骗局呈高发趋势,根据分别是电话、短信、微信、搜索、QQ、网段不断翻新,危害极大,微粒贷、支付二维码下载安装软件。
” 2020年A股投资“按图索骥” 今年金融股解禁迎小高峰银行股与券商股占比近八成 本报记者苏向杲 流通股解禁往往会对股价造成压力,因此,解禁股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热点。
那么,2020年,有哪些金融股迎来解禁,解禁股占比多少,对股价有何影响?为此,《证券日报》记者现梳理出2020年解禁的金融股,供投资者参考。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2020年,金融股解禁市值(以1月6日收盘价计算)合计为4935亿元,其中,14只银行股解禁市值达1931亿元,占比达39.1%;12只券商股解禁市值达1888亿元,占比38.3%。
今年银行股与券商股合计解禁市值占金融股的近八成。
从解禁股类型来看,2020年解禁股主要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及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其中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市值达2877亿元,占金融股解禁市值的58%;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解禁市值达1127亿元,占比为23%。
其他类型解禁股份占比较小。
一家险企股权投资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大比例股权解禁会对股价形成短期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经历解禁考验后的个股投资价值可能更趋合理,在金融股中,高成长、低估值的银行股依然是 险资配置、关注的重点。
26只券商、银行股将迎解禁占金融股77% 在今年解禁的金融股中,银行股解禁市值最多。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2020年,14只银行股迎来解禁,分别为邮储银行、渝农商行、浙商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青农商行、兴业银行、苏州银行、紫金银行、张家港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西安银行、青岛银行。
以1月6日收盘价计算,邮储银行2020年在金融股中的解禁市值最高,达442.2亿元;渝农商行紧随其后,达307.5亿元;浙商银行位列第
三,达213.2亿元。
北京银行、浦发银行、青农商行、兴业银行接近市值也超过100亿元,分别为166.2亿元、157.3亿元、154.3亿元、113.4亿元。
其他银行均低于100亿元。
2020年迎来解禁的12只券商股分别为中国银河、五矿资本、浙商证券、红塔证券、中信建投、财通证券、华鑫股份、华林证券、中原证券、国元证券、国投资本、东方证券,按照1月6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分别为626.1亿元、318.3亿元、234.6亿元、186.3亿元、 140.0亿元、136.0亿元、80.0亿元、71.7亿元、48.7亿元、32.0亿元、7.8亿元、6.4亿元。
总体来看,这26只券商、银行股合计解禁市值达3918亿元,占金融股解禁市值的77%。
除这两大细分行业个股迎来解禁外,中油资本、南华期货、瑞达期货等金融股今年也将迎来解禁。
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市值占六成 从今年金融股的主要解禁类型来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市值达2877亿元,占金融股解禁市值的六成。
一直以来,首发股首次解禁对股价冲击通常较大,尤其是部分解禁前涨幅较大个股,大比例解禁后,对股价压力更剧。
例如,保险股中国人保曾在2018年11月16日登陆A股市场,上市之初,中国人保便收获5个涨停板,随即股价经历了一轮调整。
而2019年11月份,中国人保进入解禁期,股价一度连跌9日,累计下跌18.62%。
截至1月6日,中国人保股价收于7.68元/股。
再如,2020年1月3日,紫金银行的22.07亿股解禁,占总股本的60.30%, 占流通股比例高达85.77%,此次解禁涉及股东387家。
随着解禁后股价持续下跌,截至1月6日收盘,紫金银行股价收于5.38元,较相比去年11.7元的高点跌去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股东减持规模与解禁规模的高峰并不完全对应,也就意味着减持与解禁不一定同步发生,所以解禁不一定带来大规模减持。
招商证券指出,解禁带来的减持压力更有可能集中在部分个股上,股权质押比例高、现金流差的公司股东有减持压力;股权投资机构、解禁收益较高的股东更有动力进行减持。
但考虑到年初是一些中长期机构投资者布局的时期,增量资金的进入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解禁带来的减持形成对冲,所以总量上无需过度担忧。
同样,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首发与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都是增加市场股票供给,短期内会冲击市场资金面流动性,但二者对市场影响仍要具体分析当时市场情况。
如果限售股解禁后,市场情绪较好,并有投资者看好解禁的股票,资金持续流入,股价有望持续走高。
一般情况下,由于首发限售股解禁数量较大,对个股价格影响相对明显。
半月内私募平均仓位增至超八成 本报记者王宁 进入2020年,私募对A股报以乐观预期。
《证券日报》记者最新获悉,目前私募的平均仓位已增至八成以上,这也是自去年10月份以来,连续第三个月维持上升态势。
最新数据显示,私募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1月份为123.86,环比上涨13.19%,过半私募表示乐观。
私募分析人士表示,预计2020年A股指数向下空间有限,有望逐步震荡上行,但板块选择难度加大,整体估值修复充分,短期难以选择最佳配置性价比;在行业配置方面,目前看好军工、医药、金融股、基建等投资机会。
半月突破八成仓位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刚刚进入1月份,私募平均仓位便已跃至八成以上,目前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0.65%,相比上个月同期的67.04%,上涨13.6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私募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于去年12月份便明显反弹,1月份又环比上涨13.19%,表现基金经理对A股的信心极大增强。
具体仓位分布来看,22.36%的私募目前处于满仓状态,相较上个月的15.17%增长了7.19个百分点;中高仓 位的私募基金数量有较大增加,其中在五成仓或五成仓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为94.72%,相较上个月的76.30%大幅增长,其中80%以上(不含满仓)区间仓位的私募占比为48.37%,相较上个月的34.60%环比大幅增加。
整体来看,目前私募基金管理人平均仓位创近1年来的新高。
事实上,在去年12月20日发布的数据中,百亿级私募最新仓位指数为79.65%,领先整体股票私募仓位指数11.75个百分点,仓位指数也创出了近3个月来的新高。
对于2020年1月份行情走势,从趋势预期信心指标来看,多数基金经理对未来A股市场预期持乐观态度;增减仓指标方面,大多数基金经理表示仓位维持不变。
其中,4.47%的基金经理是持高度乐观态度,65.04%的基金经理持乐观态度,相比上个月指数有大幅提升之势;其次,24.80%的基金经理持中性观点,有5.69%的基金经理不太看好1月份行情。
预期A股指数向下空间有限 进入到2020年1月份,A股是否能站稳3000点引起了私募的关注。
多数私募分析人士认为,2020年A股将迎来复苏行情,可关注低估值和经济早周期相关行业,期待春节红包行情。
“2020年A股向下空间有限,有望逐步蓄势,震荡上行。
”磐耀资产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但同时板块选择难度增加,整体来看,估值修复充分,短期丧失配置性价比,目前看好军工、医药、金融股、基建等投资机会。
“在去年降准预期带来的货币宽松预期和国际宏观经济环境预期下,A股市场提前走出了春季行情,但更多是结构性行情而非全面牛市行情。
”天和投资投资总监吴小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市场的核心焦点仍在科技领域,只是重心开始向5G下游应用倾斜,预计春节后5G下游应用的AR/VR、高清视频和物联网、车联网等将迎来机会;此外,在年初货币相对宽松下,有色金属代表的周期类个股也存在估值修复的交易性机会。
壁虎投资总经理张增继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市场结构性低估和结构性高估都存在,A股市场牛市很难出现。
整体而言,金融地产及相关板块大部分被低估,消费医药是长期可以关注的行业;对于5G、人工智能等行业,有很大回调可能。
知远投资董事长柳正华则认为,对于2020年春季行情比较看好。
整体来看,市场风格将从偏重防守向进攻转变;随着市场流动性宽松,经济有望见底,市场风险偏好会上升,但在相关 行业中选择优质公司的选股逻辑不变,主要看好受益于风险偏好提升的板块,包括银行保险券商、房地产、科技、传媒、汽车,以及环保行业;考虑市场风险偏好,消费和医疗将落后于大盘指数提升水平。
纯达基金表示,短期科技股因整体涨幅过大,板块后续机会估计不大,需要进一步消化估值,当前时点再追涨或加仓的性价比不高。
此外,金融、地产等权重股,或在科技股休整期间作为稳定指数的重要力量,可逢低布局;同时,对于低位的建材、新能源汽车等板块,以及年度业绩预报超预期个股也应适当关注。
展博投资则预期更为乐观,“2020年是大有可为的一年,预计权益市场的回报将有相当的吸引力;对于宏观无需过度悲观,经济下行逐渐趋稳,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叠加国家对自主创新硬科技的扶持政策和力度,坚定看好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在内的优质公司中长期价值成长逻辑。
未来随着5G商用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其他下游领域,例如汽车电子化、AI、物联网等,将成为半导体行业新的增长点。
而随着全球各国开始大范围启动5G建设,2020年5G终端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电子、传媒、互联网行业中受益于5G技术的公司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 9只转基因概念股刮旋风5个交易日平均涨幅超30% 本报记者周尚伃 近日,转基因概念股站上风口,在A股跌宕的情况下,截至昨日收盘,转基因概念板块大涨8.16%,丰乐种业、荃银高科、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大北农5只转基因概念股全部涨停,万向德农、芭田股份的涨幅也均超6%。
其中,大北农已连续收获5个涨停、隆平高科同样连续收获4个涨停。
事实上,在2019年12月30日至今的5个交易日中,9只转基因概念股累计涨幅均值已高达33.25%,其中大北农涨幅最高达60.92%,隆平高科紧随其后,涨幅为56.27%,登海种业涨幅为46.67%;此外,荃银高科、丰乐种业、芭田股份、万向德农、新安股份、铁汉生态的涨幅分别为39.34%、30.15%、23.84%、22.3%、11.47%、8.28%。
转基因概念股“风起”的主要原因在于,2019年12月30日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根据《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将拟批准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192个植物品种目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自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20日),而这192个植物品种的转基因安全证书中,包括了大北农的转基因玉米“DBN9936”以及杭州瑞丰/浙江大学的转基因玉米“双抗12-5”。
对此,中信证券表示,这是自2009年以来,时隔10年后,转基因玉米首次在申请安全证书环节取得进展。
从券商调研方面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自2019年至今的1年多时间内,有14家券商对大北农进行了17次调研,有4家券商对隆平高科进行4次调研。
可见,券商的眼光相当独到,在众多转基因概念股中提前“布局”了大北农、隆平高科这两只转基因概念“牛股”。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农业农村部消息一出,隆平高科在1月2日就迎来了多家机构调研。
对于隆平高科玉米生物技术研发情况及优势,隆平高科在被调研时表示,“隆平高科参股公司杭州瑞丰系由沈志成教授作为创始人,是国内专业从事转基因农作物性状研发与产业化运用的企业。
隆平高科现持有杭州瑞丰25.14%股权,公司关联方诚通中信农业结构调整投资基金(有限合伙)通过深圳市鲲信瑞航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杭州瑞丰16.67%股权。
隆平高科作为杭州瑞丰唯一的产业投资方,近年与杭州瑞丰及沈志成教授在转基因农作物性状研发与产业化运用、实现转基因技术转换领域开展了全面的合作。
” 从1月6日的龙虎榜来看,隆平高科当日的龙虎榜成交额高达5.38亿元,买入总计1.64亿元,卖出总计3.74亿元。
大北农当日的龙虎榜成交额为2.25亿元,买入总计1.55亿元,卖出总计7035.74万元。
随后,自1月2日之后,大北农1月6日晚间再度发布《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对于本次两个转基因玉米性状进入公示目录,海通证券认为,这或将预示着转基因玉米品种的商业化推广进程有望加快;转基因玉米种植是否全面放开仍需持续跟踪,按照“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获批——品种审定——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品种审批程序,预计最快2年左右,转基因玉米即可在国内实现商业化种植。
国泰君安也表示,转基因放开开启新阶段,种业竞争格局或将重塑。
中国种业正处于商品化提升阶段的尾声,并进入技术提升阶段,时隔10年转基因玉米首次获得安全证书,体现了在内外环境催化下转基因放开存在一定可能性,也宣告国内种业技术提升阶段逐步到来。
如若转基因放开,中国种业将从商品化提升阶段的尾声进入技术提升阶段,国内转基因玉米单亩利润提升空间可以达到20元,市场有效利润空间有望4倍扩容达到60亿元。
在此背景下,行业技术门槛大大提升,竞争格局的重塑成为必然,龙头企业将乘风借力快速提高市场份额。
在转基因概念股中,中信证券建议积极布局种子板块的投资机会。
推荐种子龙头,如大北农、登海种业和荃银高科。
其中,大北农拥有两个转基因玉米事件之
一,有望直接受益。
登海种业和荃银高科均通过研发合作的形式已储备有转基因玉米品种。
九江银行主体评级被上调仍面临资本补充压力 本报记者吕东 作为江西省内第二家H股上市银行,九江银行日前主体评级被上调至AAA。
与此同时,由于业务的快速发展,九江银行核心资本消耗较快,为应对资本充足水平下降局面,该行还曾于去年推出百亿元优先股发行方案。
主体信用评级上调至AAA房地产业贷款占比持续下降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通过对九江银行及其相关债券的信用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估,于近日确定上调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2018年第二期绿色金融债券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这份针对九江银行的主体评级报告指出,九江银行股份依托营业网点覆盖面广、地方政府及股东支持等有利因素,在九江地区建立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各项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相继在江西省主要地市以及广州、合肥建立分支机构,同时推进社区银行和村镇银行建设,业务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
2018年以来,九江银行贷款业务规模快速增长,资产结构不断优化留存款业务呈较好发展态势;信贷资产质量保持较好水平,贷款拨备充足。
评级报告同时显示,九江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房地产业贷款和信托计划投资规模较大,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相关信用风险需持续关注;2018年由于信贷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及使用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力度和范围扩大,对净利润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盈利水平有待提升。
公开信息显示,九江银行是在原九江市城市信用合作社中心社等8家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合并成立的九江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6月份引入战略投资者兴业银行,同年9月份更名为九江银行。
作为区域性商业银行。
九江银行市场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社区百姓”,依托决策半径短、营业 网点覆盖面广和地方政府支持等有利因素,在九江地区建立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存贷款市场份额在当地同业中均居前列。
评级报告显示,受当地经济结构的影响,房地产业为九江银行第一大贷款行业,截至2018年年末,九江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245.84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7.33%,占比持续下降。
联合资信在报告中认为,九江银行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贷款占比较高,随着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下降,相关信用风险值得关注。
2018年实现H股IPO仍面临一定资本补充压力 九江银行在成功登陆港股市场后,其资本充足率得到提升,但由于业务的快速发展,该行核心资本消耗较快,资本充足水平有所下降。
2018年7月份,九江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开发行4.07亿股,募集资金43.18亿港元。
截至2018年年末,九江银行股本总额为24.07亿股,九江市财政局和北汽集团并列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为15.20%.此外,九江市财政局与九江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为17.01%。
该行H股发行价为10.6港元/股,其截至本周一的最新收盘价同为10.6港元,与发行价持平。
评级报告认为,成功实现H股上市使九江银行的公司治理、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资本实力均得到较大提升,资本充足性有所提高。
但未来随着业务快速发展,仍面临一定资本补充压力。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九江银行也在加快资本补充步伐。
去年1月份,在H股上市仅数月后,该行就推出了境外优先股发行方案,拟非公开发行境外优先股总数不超过1亿股,发行总金额不超过等值人民币100亿元,以用于补充该行其他一级资本。
九江银行彼时发布公告称,此举将“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增强本行的持续业务发展能力。
” 本版主编袁元责编于南制作闫亮E-mail:zmzx@电话010-83251785

标签: #月子 #暨南大学 #伯明翰 #江苏大学 #手表 #北京 #重庆 #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