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有哪些 3
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2018年9月18日 目录
一、办学基础能力

.....................................................................................................................................

1(一)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

2(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

3(三)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4(四)信息化教学条件

.....................................................................................................................

4(五)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


4 二、“双师”队伍建设

...............................................................................................................................

5

(一)生师比.....................................................................................................................................

5(二)“双师型”教师比例

.................................................................................................................


6 三、专业人才培养

.....................................................................................................................................

6(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

6(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7

(三)课程建设.................................................................................................................................

9(四)实践教学

...............................................................................................................................

10
四、学生发展...........................................................................................................................................11
(一)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

...............................................................................................

11(二)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情况

...............................................................................................

11(三)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

...........................................................................................................

15
五、社会服务能力...................................................................................................................................16
(一)专业点学生分布情况

...........................................................................................................

16(二)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

.......................................................................................................

17(三)招生计划完成质量

...............................................................................................................

17(四)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

...........................................................................................................

18(五)技术服务到款额

...................................................................................................................

191.纵向科研情况

........................................................................................................................

192.横向技术服务情况

................................................................................................................

203.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情况

....................................................................................................

20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22
(一)存在的问题

...........................................................................................................................

22(二)改进措施

...............................................................................................................................

23
I 为深化办学体制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国教督办函〔2016〕3号)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8〕17号)文件精神,按照《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辽教办〔2018〕48号)文件相关要求,我院认真开展了评估工作,查找问题,持续改进,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本报告主要按照办学基础能力、“双师”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发展、社会服务能力等五方面内容,围绕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20项评估指标,结合学院的实际办学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一、办学基础能力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84年,是在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7所院校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省属公办高职院校和管理干部院校。
1997年,学院在履行好干部培训与继续教育职能的同时,被辽宁省教育厅列为全省第一批15所高职教育试点院校之
一,并于当年开始招收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大专学生。
2013年,学院被确定为辽宁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2015年,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学院获评成为辽宁省“双高”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占地面积569.64亩,现有在校生7784人。

1 (一)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近年来,学院在辽宁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生均拨款有大幅 度提高,2015至201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分别为12831.57 万元、11410.3万元和16079.18万元,年生均财政拨款分别为1.64 万元、1.45万元和2.07万元,同时,事业收入分别为4100万元、 4200万元和6230.5万元,保证了学院教育教学正常运行,大幅改善 了实践教学条件,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年办学经费收入情况及生均财政拨款情况详见表1及图
1、图2。
表1近三年办学经费收入及生均财政拨款情况 (万元) 年度 2015 2016 办学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经费事业收入收入情况其中:学杂费收入 11754.774100.004100.00 10291.304200.004200.00 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1076.80 1119.00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生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计拨款 生均财政拨款 780512832.57 1.64 789711410.30 1.45 201713007.256230.506230.503071.93 778416079.18 2.07 图1近三年办学经费收入情况对比图
2 单位:万元 图2近三年生均财政拨款情况对比图 (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学院以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为契机,逐步加大实训室建设和教学 仪器设备投入力度,实践教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学院38个招生专 业均建有教学必须的校内实训场所和设备设施,2017年教学、科研 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到6111.22万元,生均值达到7851元。
近三年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增长情况详见表2和图
3。
表2近三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统计表 (万元) 年度 2015 2016 2017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4238.79 4623.24 6111.22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7805 7897 7784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0.5431 0.5854 0.7851 图
3近三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对比图
3 (三)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学院占地面积379684.5平方米,其中学院产权360093.5平方米,非学院产权独立使用19591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57434.8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3910.08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7.88平方米。
学院共有教学楼4栋,实训楼2栋,图书信息大厦1栋,食堂1个,宿舍楼9栋,体艺馆1个,标准化的田径运动场1个,此外还有专项体育活动场地(场馆)10余个。
基础设施完全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办公和开展体育活动需要。
(四)信息化教学条件 学院高度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致力打造“智慧校园”,近三年投入较多资金大幅度改善了信息化软硬件环境。
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10000Mbps;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1700Mbps;教学用终端(计算机)3514台,每百名学生拥有45.14台;网络信息点数3600余个;数字资源总量6000GB,上网课程780门;无线网络实现校园全覆盖,所有教学、办公、实训、图书场所实现了有线网络接入;全部教室安装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同时,开发引进了教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网络课程及教学系统、教学资源库系统、校园门户系统、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教学和管理软件,极大地提升了信息化教学和管理水平;校园一卡通应用包含校内就餐、购物、门禁系统等多项功能。
信息化环境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办公和学生生活需要。
(五)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目前校内建有100个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达4987个,生均0.64个。

4 二、“双师”队伍建设(一)生师比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81人,其中专任教师356人,校外兼职教师101人,生师比16.98:
1。
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现有的专任教师中,专业课教师276人,基础课教师8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44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8.54%,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34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7.64%。
学院专任教师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分布图见图
4、图5。
图4学院专任教师学历结构分布图 图5学院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分布图
5 (二)“双师型”教师比例学院制定了《师资队伍整体提升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教学培养、培训和下企业锻炼管理办法,在企业建立了35个教师工作站,每年选派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在现有的276名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232人,占专业教师的84.06%。
学院建立了500人规模的由企业知名专家和能工巧匠组成的企业专家资源库,每年约有100人左右的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来学院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同时,学院高度重视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养,通过讲座、交流、派出学习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近三年共获得国家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辽宁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6项。

三、专业人才培养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学院依托省工信委及其所属行业协会,牵头成立了“辽宁省艺术设计职教集团”,汇集了10个行业协会、50家企业与29所院校,为省内艺术设计类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间校际交流合作和校企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成立了学院产学研合作委员会,聘请39名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为学院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委员,推动了各专业产教深度融合;与顺丰速运(沈阳)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顺丰流通管理学院”,与企业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成立了“会计专业理事会”等6个专业理事会;建立了32个“企业专家工作室”,聘请专家来院指导专业建设。
形成了“行业协会式”、“直接合作式”、“四方联动式”、“指导自建式”4种校企合
6 作新模式,实现了校企之间“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 任共担”。
近年来,学院与顺丰速运(沈阳)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署了 “订单培养”协议,2017年,为企业订单培养学生149人,占当年 在校生数的1.91%。
近三年,合作企业每年为学院提供100名左右的兼职教师,指 导实践课程教学,学院累计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59.908万元。
年 度课酬支付情况见表
3。
2017年,企业为学院提供校内实践教学设 备价值81.9042万元。
表32015-2017年学院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情况统计表 (万元)年份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金额 21.02 23.597 15.291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按照“12345”的顶层设计思路,经过反复探索与实践,形成了适合学院主体专业特点的“岗位引导、任务引领”的“411”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理实一体”的“双循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四融合、四阶递进、学赛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化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等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典型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见图
6、图7、图
8、图9。
图6会计(注册会计师)专业"岗位引导、任务引领""411"人才培养模式
7 图7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理实一体"的"双循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图8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四融合、四阶递进、学赛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图9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职业化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8 (三)课程建设 学院大力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适度减少“纯理 论课”课时,加大“理实一体化课”和“纯实践课”开设力度,突 出教育的职业性,使学生更多掌握实际技术技能。
近三年课程开设 结构情况见表
4和图10。
表4近三年课程开设结构情况统计表 年份 纯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课(B类)纯实践课(C类) 2015年 123 674 244 2016年 137 681 218 2017年 177 660 168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图10近三年课程开设结构情况对比图 学院高度重视信息化手段有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大力推进课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资源库建设,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 建设体系日趋完善,三年来总计投入
400余万元,建成了市场营销 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等6个教学资源库和特色旅游虚拟仿真实 训平台等4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习实训平台。
同时,我校作为 牵头院校,联合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共同承 担了辽宁省财经商贸专业虚拟仿真资源库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是以
9 虚拟仿真职业活动为主线,实现教、学、训、测为一体的职业教育 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总投资
960万元,现已逐步进入到试用推广 阶段。
此外,我院牵头建设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资源 库于2014年开始建设,2016、2017年被列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 资源库入库备选项目。
学院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见表
5。
表5学院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一览表 序号 资源库名称 备注 1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 入选国家级备选资源库 2财经商贸类教学资源库 牵头完成省级教学资源库 3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 重点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4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 重点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5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 重点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6投资理财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 重点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7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 重点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8特色旅游虚拟仿真实训平台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训平台 9工程项目管理综合实训平台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训平台 10啤酒生产培训软件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训平台 11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虚拟仿真平台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训平台 (四)实践教学 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比例,同时加大校内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了第三方物流实训中心等100个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和校园客运站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4987个。
此外,在合作企业建立了16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16学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时总量达9058960学时,生均1164学时。
10
四、学生发展 (一)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把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各 项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校内设有“辽宁特有工种职业技 能鉴定站”和“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点”两家职业资格鉴定站(点), 同时设有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报关协会、国家制造 业信息化培训中心等二十余家校外职业鉴定机构的培训点,鼓励学 生考取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学 生在毕业前都能通过考试获得一项上岗证或职业资格证书。
近三年 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见表

6。
表6近三年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统计表 年度 2015 2016 2017 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571 475 270 数(中、高级) 行业企业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158 123 145 获得数 (二)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情况 近三年,我院学生共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1 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在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 一等奖16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29项。
近三年学生技能大赛获 奖情况见表
7。
表7近三年学生技能大赛获奖情况一览表 序号1234 竞赛名称 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参赛项目文秘速录 文秘速录中餐主题宴会设计文秘速录 获奖等级国赛一等奖国赛二等奖国赛二等奖国赛二等奖 主办单位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 获奖学生韩颖/顾慧中/荐坤周妍/姜晓雯/朱佳/柳慧 吴琼 马照明/王迪/万冰 11 52院01校7技年能全大国赛职业中设计餐主题宴会国赛二等奖全能大国赛职组业委院会校技李王硕月/邵丹妮/ 62院01校5技年能全大国赛职业会计技能 国赛三等奖 全国职业院校技信佳音/王嘉恒 能大赛组委会 /李硕/李双 72院01校5技年能全大国赛职业服装工艺技能国赛三等奖全能大国赛职组业委院会校技陈楠 82院01校5技年能全大国赛职业中设计餐主题宴会国赛三等奖全能大国赛职组业委院会校技郑琳 92院01校5技年能全大国赛职业导游(普通话)国赛三等奖全能大国赛职组业委院会校技王旭 102院01校6技年能全大国赛职业西餐 国赛三等奖全能大国赛职组业委院会校技田心如 112院01校6技年能全大国赛职业报关 国赛三等奖 全国职业院校技杨硕/郑晓琦/ 能大赛组委会 杨泽 122院01校6技年能全大国赛职业会计 国赛三等奖 全国职业院校技胡文英/王美娜/ 能大赛组委会 蔡金艳/王嘉恒 132院01校7技年能全大国赛职业西餐宴会服务国赛三等奖全能大国赛职组业委院会校技何程程 142院01校7技年能全大国赛职业互易联网+国际贸国赛三等奖全能大国赛职组业委院会校技王吴思相博淳//谭臧舒爱月欣/ 15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会计技能 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信佳音/王嘉恒/李硕/李双 16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英组语)口语(专业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翟松铄 17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中设计餐主题宴会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郑琳 18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中设计餐主题宴会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吴琼 19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导游(普通话)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王旭 20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导游(普通话)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高浩然 21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文秘速录 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周妍 22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报关技能 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郑晓琦/宫晓琦/杨泽 23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会计技能大赛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蔡金艳/王嘉恒/胡文英/王美娜 24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市场营销技能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刘晓旭/刘闯/张睿哲/李佳欣 25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英(非语专口业语组)比赛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李芮 26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英(非语专口业语组)比赛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夏雪 27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高(专职业英组语)口语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翟松铄 28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会计技能大赛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孙志杰/张玉欣/湛立杰/李鑫茹 29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市场营销技能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张峰/关名城/顾恩泽/唐永亮 30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中设计餐主题宴会省赛一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邵丹妮/王硕/李月 31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服装工艺技能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陈楠 32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服装设计 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蔡雪 12 33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市场营销 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34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现代物流 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35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西餐服务 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36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导游(英语)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37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导游(英语)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38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文体)秘速录(团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39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英业语组口)语(非专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40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导游(普通话)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41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导游(普通话)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42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导游(普通话)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43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导游(英语)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44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导游(英语)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45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文秘速录 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46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西餐宴会服务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47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西餐宴会服务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48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高(专职业英组语)口语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49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中设计餐主题宴会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50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中设计餐主题宴会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51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服装设计 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52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服艺装制版与工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53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汽车营销 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54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沙经营盘模拟企业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55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英组语)口语(专业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56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英组语)口语(专业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57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互易综联合网技+国能际贸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58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中设计餐主题宴会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59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西餐宴会服务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60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西餐宴会服务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13 汤佳慧/张睿哲/刘明/刘晓旭边生辉/张昕彤/刘彬/张超岩王苗苗 张松松 赵瑞雪王迪/王钰涵/万冰/马照明张思宇 张子和 王迎 任晶晶 付明月 张松松万冰/王迪/马照明/王宁田心如 邓粤文 刘彤郑雪/赵瑞雪/纪玲孙雯/姜丽丽/王晶姚畅 胡玉美 孙博楠/刘思鸶燕豆豆/吴培巍/陆爽/石磊刘彤 翟松铄谭舒月/王相淳/吴思博/臧爱欣李芮/王耕雨/徐海瑞何程程 李春艳 61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银技能行业务综合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62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英业语组口)语(非专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63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英业语组口)语(非专省赛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64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服装工艺技能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65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服装设计 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66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导游(普通话)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67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文全秘能速)录(个人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68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文全秘能速)录(个人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69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文全秘能速)录(个人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70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文全秘能速)录(个人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71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自安装动与化调生试产线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72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三维建模 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73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工计与业快产速品成造型型设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74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中药传统技能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75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中药传统技能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762业01院5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英业语组口)语(非专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77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电子商务技能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78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工计与业快产速品成造型型设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79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计算机网络应用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80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速记速录 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81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园林景观设计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82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中药传统技能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83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中药传统技能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842业01院6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中药传统技能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85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服装设计 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86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服装制版与工艺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87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电子商务技能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88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现案设代计物与流实作施业方省赛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 14 陈思/司博/侯峥/汤立业郎漩 马文书 雍菲 杨佳慧 田心如 朱佳 柳慧 姜晓雯 马照明 崔海吉/刘学扬青华/何映雪/于栋栋隋沈芳/王宇慧/马玉萍李文波 田荣荣 王皓栾文智/孙春/朱楠楠/宋宇王薛霖/关志远/张洋胡志鹏/张扬/陈文广韩颖/顾慧中/孙鑫鑫/荐坤芦紫嫣/高爽 李伟男 王楠 李文波 孙晶 霍晶晶聂雪雪/周婧祎/韩晓宇/吴小梅郭伟/田金翰/杜思远/程双双 89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文秘速录90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文秘速录91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工业分析检验922业01院7校年技辽能宁大省赛职中药技能 省赛三等奖省赛三等奖省赛三等奖省赛三等奖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教育厅 韩颖/顾慧中/荐坤孙鑫鑫/何晴/何金芳 修颀楠/刘文静 孙珊珊 (三)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 学院始终把学生的职业发展作为学院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 院设有招生就业处,积极协调校内外各方力量,全方位、多渠道采 取有力措施,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近三年年度就业率均在
95%以上, 直接就业率分别为95.76%、92.72%、91.44%;连续多年获得辽宁省 教育厅授予的“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 号,2015年,作为辽宁省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获评为全国毕业生就 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有96名学生专升本考入本科院校继续学 习,有18名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有63名学生进入到500强企业 就业。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情况和就业去向情况见表
8、表9。
表8近三年毕业生直接就业率情况统计表 年度 2015 2016 毕业生数(全日制) 2502 2432 毕业生直接升学数(全日制) 77 102 直接就业数 2396 2255 直接就业率 95.76% 92.72% 2017
262896240391.44% 表9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表 年度 2015 2016 2017 直接就业数 2396 2255 2403 自主创业数
0 0 18 当地就业数 1794 1687 1847 中小微及基层就业数 2242 2189 2297 500
强企业就业数 13 15 63 15 在2016年度“挑战杯——彩虹人生”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中,我院学生共获得奖项15项,其中:国赛二等奖1项,国赛三等奖1项,省赛特等奖5项,省赛一等奖4项,省赛二等奖2项,省赛三等奖2项。

五、社会服务能力 (一)专业点学生分布情况 截止2017年9月1日,学院全日制在校生7784人,其中财经 商贸管理类在校生5377人,艺术设计类在校生789人,应用工程类 在校生1618人,基本形成了以财经商贸管理类专业为主体,以艺术 设计类和应用工程类特色专业为辅助的“一体两翼”的专业发展布 局。
学院各专业学生分布情况见表10。
表10学院各专业学生分布情况统计表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1税务 630102 2金融管理 630201 3保险 630205 4投资与理财 630206 5财务管理 630301 6会计 630302 7审计 630303 8会计信息管理 630304 9国际贸易实务 630501 10报关与国际货运 630506 11工商企业管理 630601 12市场营销 630701 13电子商务 630801 14物流管理 630903 15旅游管理 640101 在校生数282201124214236817147140130251604438350398384 16 16商务英语17文秘18人力资源管理19交通枢纽运营管理20艺术设计21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22广告设计与制作23数字媒体艺术设计24服装与服饰设计25工艺美术品设计26建筑室内设计27服装设计与工艺28数字媒体应用技术29机械设计与制造30机电一体化技术31计算机信息管理32工业设计33数控技术34通信系统运行管理35食品生物技术36食品质量与安全37药品生产技术38环境工程技术 670202 84 670301 113 690202 260 600208 204 650101 95 650102 149 650103 47 650104
0 650108 30 650119 34 540104 108 580410 28 610210 76 560101
0 560301 325 610203 181 560118 133 560103 134 610303 39 570101 251 590103 193 590202 256 520804 106 (二)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 学院紧紧围绕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设置专业,在
2017年的35个专业2628名毕业生中,有1797名学生在对应专业相关岗位就业,相关岗位就业率68.38%。
在校生最多的会计等10个专业中,有70%的专业紧密对接区域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三)招生计划完成质量 学院以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为契机,深入贯彻国家、省厅高等职 17 业教育精神,改革与创新招生运行机制,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加大 网络招生宣传力度,近年来生源质量显著提高。
2017
年学院面向全 国22个省招生,核准计划2953人,录取2640人,录取率89.4%, 实际报到2520人,还有12人因参军等愿意保留入学资格,报到率 95.08%,比2016年提高1.97%,创历史新高,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 列。
2017年自主招生考试计划1351人,报名3525人,报考率 260.92%,实际参加考试人数2822人,录取1370人,录取比例2.1:
1,实际报到1327人,计划完成率为98.22%。
报名人数、录取比例、 关注度和影响力在辽宁省高职院校里位居前列。
2017年统招招生计划1602人,报考1289人,实际招生1193人。
辽宁省内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396分,超出省控制分数线216分; 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330分,超出省控制分数线150分;在省内独 立高职(专科)文理普通类投档线中均排名第
7。
中职总计划50人, 第一次投档录满;艺文计划70人,录取22人。
学院近三年招生录 取情况详见表11。
表11学院近三年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人) 学年 2015年2016年 计划招生数 2115 1953 统招招生实际招生数 1951 1680 其中:报考数 2135 1869 计划招生总数 885 1000 自主招生实际招生总数 792 951 其中:自主招生报名总数 4903 3283 2017年160211931289135113273525 (四)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培训工作,2017年,在完成新疆塔城地区、西藏那曲地区、重庆奉节地区对口支援项目,巩固原有省经信委、 18 东北民航管理局、东北空管局培训项目外,新开发了省发改委、沈 北新区财政局、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分公司、北方华 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相关培 训项目,尝试了对国内同等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工作。
共完成社会 人员培训
37项,每一期培训都精心设计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安排科 学合理,培训效果良好,得到了省政府有关部门、各委托单位及参 训学员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其中辽宁省信息中心委托对口支援 培训19个班,计552人/355天。
省内有关委局办和企事业单位委托 培训17个班次,计840人/38天;省外同等高职院校先进经验学习 培训1个班次,计20人/5天。
2017年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412人 /398天,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348.65万元。
近三年,社会人员培训 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情况见表12。
表12近三年开展社会人员培训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情况统计表 (万元) 年度 2015 2016 2017 社会人员培训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 339.82 674.13 348.65 (五)技术服务到款额
1.纵向科研情况
2017年,学院教师申报获批“辽宁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及对策分析”等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3项、“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素质培养的研究”等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0项、“加快辽宁农业新业态发展的调查研究”等省社科联经济社会发展课题3项、“供给侧视角下沈阳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等沈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9项。
同时,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吸纳近300名在校大学生,利用假期走进农村、企业、社区,围绕剩余劳动力状况、公共服务状况、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有价值调研报告3份。
共获 19 科研资助经费9.0万元。

2.横向技术服务情况 2017年,学院教师承担“辽宁移动通信公司资产清查”等各类 社会服务项目10项,合同经费66.504457万元,年度到款额40余 万元。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情况见表13。
表132017年横向技术服务项目到款情况统计表 序 服务项目名称 号 合同委托方 合同金额年度到款额(万元)(万元) 1阜新市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阜新市水产有限责0.5 0.5 管理咨询服务 任公司 2长安驾校大型客货车驾驶人高长安驾校职教育试点项目管理咨询服务 2.1 0.3 高铁时代沈阳龙达客运有限公沈阳龙达客运有限 3司“服务+”特色品牌经营战略公司 2.5 0.2 调整项目管理咨询服务 4沈阳洛江利迪商贸有限公司管沈阳洛江利迪商贸
2 2 理咨询服务 有限公司 5辽宁移动通信公司资产清查项辽宁移动通信公司 40 40 目服务 6浑南区美珍食品油烟风机噪声美珍食品有限公司 0.33 治理 0.33 7沈阳奥体万达广场有限公司万万达文华酒店有限5.77 达文华酒店风机降噪治理 公司 5.77 8百俊文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员百俊文化教育科技2.5 2.5 工培训与企业成本控制 有限公司 赛诺威盛科技(北京)有限公赛诺威盛科技(北 9司医学图像存储于处理软件用京)有限公司 0.8
0 户使用手册翻译 10铁煤集团大平煤矿三台子水库沈阳煤炭科学研究 10
0 下采煤含水层水位监测研究所
3.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情况 2017开展《辽海讲坛》学术讲座9讲,参与活动的学院师生及 社会听众近2000人次。
讲坛的举办,浓郁了学院学术气氛,推动了 科研工作的发展,发挥了学院社会化教育平台作用。
中共辽宁省委 宣传部、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领导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辽海讲 20 坛开展讲座情况见表
14。
讲座时间3月22日4月12日 表14开展辽海讲坛讲座情况一览表 讲座题目 姓名 主讲人单位 春季养肝 卢秉久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长一双看名画的眼睛冯朝晖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传统中国书画鉴赏 4月26日亲密关系的秘密 袁霞辉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 5月24日 小康社会建设中的贫困武新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治理 10月11日农民工就业何去何从葛晶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博士 10月25日中东乱局对中国的影响马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 11月8日11月15日11月22日 英语应该这样练(一次课让你开口说英语)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打破地区经济发展依赖“互联网+”开启创新创业新思维 黄岩郁培丽冯涛 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 按照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关于辽宁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普及 周活动通知安排,学院主办了以“文明健康社区行”为主题的科学 普及进社区活动和校园“3D打印梦想”系列科普活动,学院师生及 社会嘉宾300人参加科普活动。
按照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厅、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 于举办2017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的通知》的要求,学院举 办了以“创新驱动、互联网+,促进辽宁城乡经济、公共服务发展” 为主题的“第二届辽宁经济管理论坛”。
论坛得到了辽宁社会各界的 广泛参与,辽宁省科学发展研究会、辽宁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 会、远大企业集团、沈阳八王寺饮料有限公司、沈阳日报沈阳制造 传播研究院、沈阳市中小企业专家委员会、沈阳市中小企业协会、 21 沈阳市沈北新区工商联、辽宁欧美亚管理研究院、辽宁财道纳税人 俱乐部、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省社科联等来自经济管理界的 省内外嘉宾
300多人参加了论坛研讨。

4.开展继续教育服务情况 充分发挥学院全日制教学的社会影响力,加大成人专科的宣传 广度和深度,走向学校、企业、商场,给社会有需用提升学历层次、 知识更新的人员提供平台。
2017
年共招生807人,为辽宁生产性服 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按照国家外国专家局 的安排,2017年举行二次翻译口译考试,共有526名学生、企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参加了考试。
学院组织校内学生参加省招考办开设的 相关专业自学考试,为学生提供终身教育的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和学历水平,2017年共有508人参加了自学考试。
2017年 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服务到款额69.41万元。
学院近三年技术服务到款额情况见表15。
表15学院近三年技术服务到款额情况统计表 (万元) 年度 2015 2016 2017 纵向科研 15.6 7.05 9.00 横向技术服务 22.9 28.14 41.05 培训服务 231.15 70.19 69.41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学院的办学基础条件略显薄弱,教学科研与行政办公用房还
需进一步改善。

2.校企合作没有统一法规或制度,企业资产保护和学院权益保障等缺乏制度约束,职教集团建设工作进展缓慢,职业资格证书考 22 取率有所下降。

3.师资队伍在年龄和职称结构等方面不尽合理,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中高职称教师年龄较大,青年教师占比偏少,梯队建设存在断层。
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困难重重。

4.学院省级示范院校虽然已经通过验收,但示范学校的示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在同类院校中的引领作用不够突出,区域带动作用涉及的行业领域比较有限。
(二)改进措施
1.加大对基础性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加紧规划设计,再建设一幢教学楼和一幢学生宿舍楼,彻底改善教学科研与办公条件以及学生住宿条件。

2.建议政府出台统一管理办法,建立政策法规支撑,形成行政或法定约束力,建立政府政策支持、持续高效的校企合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校企双方合作更稳定、更明确。

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调整年龄、职称结构,逐步优化老、中、青梯队格局;创造条件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充分参与专业教学。

4.进一步完善示范学校建设成果,找出优势强项,在同类院校中发挥引领作用;选取校企合作优势突出的行业或企业作为试点,进一步扩大示范作用的发挥。
23

标签: #哪些方面 #大连 #福州 #英国 #奶粉 #律师事务所 #东莞 #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