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在线教学多维度比较研究,西安欧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Eurasia

国度 4
FacultyDevelopmentCenter) 中美高校在线教学多维度比较研究 ——基于两国在线教学研究报告的视角 西安欧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EurasiaFacultyDevelopmentCenter) 2020年疫情期间,中美两国高校都采用了大规模线上教学,两国学者分别对本国高校的在线教学进行了调查和实证分析。
邬大光等研究者基于两国在线教学研究报告的视角,对中美高校在线教学多维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以下就具体研究进行阐述。

一、研究背景与数据在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的背景下,给世界范围的教育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各个国家都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抗击疫情。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大国,提出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应对策略,通过大规模线上教学顺利实现教学计划的平稳过渡。
美国作为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强国也采取了大规模线上教学。
在此期间,中美两国学者积极投入到在线教学研究,开展了大规模问卷调查,并分别发表了研究报告。
邬大光等研究者以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发布的《疫情期间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线上教学调查报告》《疫情期间高校教师线上教学调查报告》《疫情期间大学生线上学习调查报告》和美国在线学习质量保障服务机构(QualityMatters)、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咨询公司(EduventuresResearch)发表的CHLOE报告为蓝本,对比了中美两国高校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表现,希冀从中窥视两国在线教学的共同发展趋势和不同特点,并对后疫情时代两国高校的在校教学提供参考。

二、中美高校对比分析依照上述中美两国研究机构发布的大规模在线教育报告,研究从以下六个方面对中美高校的在线教育进行对比:
1.中美高校师生在线教学都面临着挑战,美国高校对于教学设计、教师培训更加关注,中国高校对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资源、教学组织保障更加关注; 西安欧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EurasiaFacultyDevelopmentCenter)
2.中美高校的大部分教师缺乏大规模在线教学经验,美国高校有小规模的教学设计团队支持,我国缺乏这方面的支持;
3.中美高校约一半学生在疫情之前未参加过在线教学,多数学生未做好充足的在线学习准备,在线学习参与度不高;
4.中美高校大部分教师需自行转换在线课程,美国高校主要依托高校自身自行解决,少数美国院校求助第三方公司来解决大规模在线教学带来的压力,中国高校依靠政府、高校和社会机构协同组织;
5.中美高校所使用的在线教学平台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美国高校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相对集中,中国高校使用的在线教学平台呈多样分散状态;
6.中美高校对于疫情期间的大规模在线教学总体较为满意,对于疫情后是否继续使用在线教学以及在线教学最需要改进的部分仍存在分歧。

三、对未来中国高校在线教学的发展建议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师生在线教学的参与度在传统线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学生的肢体语言和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但在在线教学中教师的这一技能被网络大大弱化了。
未来,在线教学必会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作为在线教师的潜力。
教师不仅需要学习不同的在线教学技能,还需要转向与线下教学不同的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挖掘在线教学的优势与高效使用方法,为在线教学供给侧优化升级提供更多思考。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他们提供建设性的学习反馈,制定合理有效的评价规则增强学生对学习成效进行自我评价的意识,并通过有效的学习策略引导来保持学生学习动力和高质量参与课堂学习,扮演好 西安欧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EurasiaFacultyDevelopmentCenter) “设计者”和“指引者”的角色来帮助学生由自律走向自立,提高学生的在线教学参与度。

2.加快在线教学质量标准研制,优化教师在线教学设计从本次疫情期间我国高校在线教学情况看,一个普遍现象是,我国高校在在线教学的实践中仅仅是把“线下教学”搬上“线上教学”。
而事实上,线下与线上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对于教师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讲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要求。
鉴于这方面的不足,我国应加强建设教师的在线教学培训体系,重视教师的在线教学培训。
在课程输入环节,应明确在线教学中课程的目标、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在教师熟悉掌握在线教学平台界面设计、功能设计和技术支持的前提下,应对在线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内容编排、交互设计等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先前知识水平、自主学习能力、自律能力和在线学习的适应能力等,尽可能为学生的在线学习提供支持服务。
在课程实施环节,对于不同学习方式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如:视频学习中,应强调学习过程的记录、学习策略、知识迁移等;作业练习中,应注重反馈机制的及时和有效性;师生交互中,应注意师生的交互方式、交互频率、交互有效性等。
在课程输出环节,应关注学生评教、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等状况。
通过在线课程的输入、实施和输出,形成一个闭环,完善和优化在线课程的质量评价体系。

3.扩大在线教学支持服务力度,保障优质教育资源流动性在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后发优势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问题。
未来,应加大对西部在线教育的投资与技术援助,充分利用在线教育的技术优势来弥补西部地区的教育“短板”,实现东 西安欧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EurasiaFacultyDevelopmentCenter) 部地区带动西部地区、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的教育共赢发展。
同时,学校应制定在线教学的支持政策,在项目、培训和技术上给予支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创新,鼓励教师跨学科、跨领域、跨校和跨地区合作,合力探索在线教学法;打造一支专业的在线教学技术队伍,为教师的在线教学保驾护航。
再者,在政策之外,人性化的关怀也不可少,应充分考虑学生对在线学习的接受度,如西部地区学生的时间差,在课程时间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方面满足学生在线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4.提高在线教育服务质量水准,组建专业化的在线教育支持队伍在此次大规模在线教学之前,我国不论是高校管理部门、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在线教育的热情不高,在线教育观念和硬件建设也稍稍落后于美国,在线教育在高校中主要由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分管,管理范围与对象都较为宏观,缺乏相对微观、细致、精准的在线教育服务。
未来,我国应加快推进在线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组建专业在线教育人才队伍,细化在线教育服务的领域、范围、对象,从学生的基础性、核心性学习需求出发对在线教学内容的提供、资源的选择、过程的监管、结果的评价等维度设立相应的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包含在线教育平台体系、课程教学组织体系、政策制度保障体系等三大体系在内的在线教育服务系统,以此来提高我国的在线教育服务质量。

5.加快通用在线教学平台建设,增强平台专业性和便利性本次中美高校大规模在线教学对比看,中美高校在教学平台的使用上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美国多年的在线教学经验使得教学平台趋于集中甚至垄断。
但我国在线教学平台虽花样繁多,但涵盖的教学资源和功能不
一,导致平台运行中暴 西安欧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EurasiaFacultyDevelopmentCenter) 露出一定的问题,如教学平台不能回放、直播课进不去、网络教学平台资源下载难、预习作业不能提交、无法发弹幕等。
我国在线教育平台建设刚刚起步,在线教育平台的专业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线教育平台的市场化还不够成熟;但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我国在线教育平台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我国具有制度方面的优势,借助市场的力量、政府统一规划以及高校的积极参与,我国在线教育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基于这一优势,建议国家在鼓励多样化市场发展的前提下,出台相关引导性政策,加强通用在线教学平台建设,集中优秀建设资源、先进技术力量,结合我国本土在线教学状况,打造一个集综合性、先进性、创新型、交互性和便利性的在线教学平台,利用技术革新赋能高等教育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为我国在线高等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以上内容摘自:邬大光,郭玉婷.中美高校在线教学多维度比较研究——基于两国在线教学研究报告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1):1-13.

标签: #阿里 #华为 #主机 #腾讯 #电脑主机 #服务器 #服务器 #怎么查备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