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7,大数据研究生年薪有多少

有多少 3
2018年3月26日星期一Tel:(010)62580692 主编:郭勉愈编辑:韩天琪校对:王心怡E-mail押sxzk@ VIEWPOINTS观点
7 科研“好苗子”要具备哪些素质 姻本报记者韩天琪 杨国梁 樊小龙 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阶段,是正式科研工作的准备阶段。
过了这个阶段以后,一些人成功踏进科研领域,一些人则发现自己不适合做科研而转行。
那么,什么样的人是科研“好苗子”?科研好苗子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兴趣是第一位的 “科研好苗子,第一要对科研感兴趣。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国梁认为,兴趣是一种好奇心,是对规律性、前沿性、探索性和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
“就像人们常说的健康是
1,其他是
0。
兴趣对科研来说就是这个‘1’。
”杨国梁解释,科研本身是比较枯燥的,很难短时间内取得很大成就,需要不断潜心积累。
“如果没有兴趣驱动的话,很难坚持很长时间。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樊小龙也认为,科研好苗子首先要有对科研寻根问底的执着,要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为做科研毕竟是 需要长期积累的职业,没有内部动力很难长期坚持下去,也很难作出好的成绩。
” 兴趣之外,杨国梁认为,做科研必备的素质是性格+努力+天赋。
“性格上有的人专注、有的人不够专注,反映到具体的事情上,有的人可以在某一个点上持续钻研,纵向深入,有的人兴趣点比较多变,比较发散,后者不容易取得比较有深度的科研成果。
”杨国梁说。
“勤奋也是很重要的,除了有兴趣、性格比较稳定、有一定的毅力以外,一定要有勤奋的精神。
天赋因人而异,有人有灵性、有很好的想法,有的人稍微差一点。
但我认为,如果对科研有兴趣,加上毅力和勤奋,肯定都会做得比较好,因为很大一部分科研工作还到不了拼天赋的阶段,而且大部分人从智力的角度讲没有太大的区别。
”杨国梁强调,“科研前期需要有比较大的精力、智力和体力的投入,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有很高的天赋当然是好的,但对博士来讲,没有很高的天赋也可以通过努力弥补。
对于划时代的伟大科学家来说,天赋占很大部分,但对大多数按部就班从事科研工作的科研人员来说,取得比较好的科研成绩还没有到非要拼天赋的程度。
” 樊小龙认为,好的科研苗子还要有一种学术敏感,或者说学术鉴赏力,“能够识别出哪个方向更有取得突破的可能性,怎样选择好的方向,做一份好的科研计划。
除此之外,要有耐心、专注力,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尤其是需要团队协作进行研究的学科,如果不能很好地融进团队,科研工作很难正常进行”。
清晰的职业目标和规划 “在博士阶段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思考自己是否准备选择科研为职业。
”杨国梁说,博士生要开始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规划。
“第
二,要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有系统的、正确的知识。
”在杨国梁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一部分博士对自己博士研究的方向没有系统的知识,“很多知识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
一个博士要以科研为职业,他要选择一个方向进行研究,首先要有系统和正确的知识。
就好比科研生涯是要建造一座知识的大厦,地基一定要打牢。
在错误知识的轨道上是走不了多远的。
” 准备之三是把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充分激发出来。
“在任何一个领域要作出成果都是很难的。
在一个成熟的科研领域形成突破,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幸运因素,但这种情况非常少。
二是在充分掌握学科知识脉络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把科学的前沿往前推动一点点。
所以科研的好苗子要厚积薄发,为以后正式的科研工作打牢基础。
”杨 国梁说。
融入学术共同体 “研究生阶段可能是整个科研生涯中最后的有大块时间一门心思做科研的阶段了,因为博士生还是以学习和科研为主。
在正式获得科研工作之后,还有其他很多事情要处理,难免分散精力。
”杨国梁的第一个建议是在研究生阶段要充分抓紧时间,跟自己的导师好好学习和做科研,争取为自己将来的职业打下很好的基础。
“第
二,我认为将来以科研为职业,要有对科研的认同感和坚定的信念。

三,争取和一些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建立广泛的联系,这可能对博士生来讲有一定难度,但这是一个目标。
”杨国梁建议,学术讲座和学术会议在可能的前提下尽量参加。
“第
四,要从研究生阶段就树立起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的意识。
研究生们一旦以科研为职业,历史上不遵守学术规范的污点不管过去多久都会被发现。
所以,从学术生涯的早期就要遵守学术伦理和规范,在正确的轨道上往前走。
”杨国梁接着说。
樊小龙的建议是,首先对照学科中已经成为学术精英的人,看一下自身的条件是否具备。
“虽然每个人在学术上取得成绩的道路不尽相同,但一定有很多共性。
同时要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尽可能多地进行积累,结交学术界的同辈和前辈,更快地融入进学术共同体。
”樊小龙说,如果觉得自己具备基本的素质,同时抱有从事科研的志向,就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进发吧。
论道 兼顾科研成果创造与经营 姻胡升华朱蔚 三思堂 栏目主持:韩天琪邮箱:tqhan@ 科 研 人 员 也 姻沈春 需蕾 要 减 负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取消奥数、为中小学生减负,事实上,科研人员也需要减负。
“最近忙着申报项目,课题组上下已经熬了好几个通宵,实在抽不出时间接受采访。
”日前,笔者在约采访时被科研人员拒绝,遗憾之外还有点好奇,科研人员到底在忙什么,连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都没有吗? 科研人员确实很忙。
前几天,在一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办公室里,笔者等待了快两个小时才见到主任本人,结果主任只给了十分钟的时间,临走前他歉意地说:“真不好意思,上午一直有会,现在还有一位领导在等着我过去汇报。
” 近年来,为科研人员 减负的呼声时有耳闻,然 而落到实处的措施似乎不多。
我国的科研 人员除了科研工作本身,还身兼数职,比 如安排全年预算、指导学生的课题和文 章、申报各类项目、与企业谈合作、学术兼 职和论文审稿、参加学术交流等等。
学术的进步和发展,不仅需要资金, 还需要科研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我国学术界还有这样的传统,资深的科研 人员在具备一定学术成就后,往往会被授 予相关行政管理权力,他们需要定期出席 各种行政会议,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和指 导,陪同到访的领导参观并讲解。
这样的结果有两种:一是科研人员会 在忙碌一个白天之后,晚上回到自己的实 验室加班到深夜;二是资深的科研人员离 学术研究越来越远,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 管理者。
这两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 研人员学术上的进步。
一位国外学者曾惊讶于中国科研人 员需要应付这么多繁杂琐事,并表示在自 己任职的科研机构里,科研工作高于
切,所有资源都被调动起来支持科学研 究,教授们承担的行政管理工作很少。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国的科研人 员需要处理很多科研之外的事务? 科研人员的职责是做科研,他们的时 间不应该浪费在太多其他事情上,事实上 他们在其他事情上也不擅长。
曾有科研人 员建议科研以外的工作可以让专业的人 来做。
比如,项目洽谈、申报课题等,可以 找单位行政人员,也可以委托相关的代理 公司,前提要求是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对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熟知。
对科研人员来说,没有什么比全身心地 投入科研工作更让他们感到酣畅淋漓了。
在数据密集型科学范式下,科研是数据驱动
的科研,“数字化的数据本身成为科研的基础设施”,世界各国科研教育机构和图书馆都已将数字资源作为文献情报采集、存储、服务的主流形式。
在这种背景下,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和长期有效利用,日益成为国际上关注的战略问题,但我国科学界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并不充分。

(1)我国数字资源利用受到限制。
我国各大图书馆和科研机构主要通过购买国内外数据库资源提供服务,对数据库商掌控资源、操纵价格有切肤之痛,花费巨资往往仅能获得有限的权利。
如爱思维尔公司的合同就不容许订阅客户“实质性或系统性复制、保留或再分发订阅产品”。
合约到期后,已购买资源也不能免费再继续使用,更别说“永久保存”了。
我国图书馆和科研机构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最终得到的是数字资源不完备的使用权,很多情况下仅仅是“远程访问权”,而使用费用却逐年增加,一旦停止订购,则无法继续使用。

(2)国家保存体系不健全。
数字遗产保存是全世界关注的紧迫问题,一切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是以“长期保存”作为前提和基础的,不能做到长期保存就谈不上资源的安全。
我国科学与文化领域无论是国家层面的规划还是部委层面的规划,都绝少涉及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问题,缺少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计划和制度安排。
国家保存体系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外交各方面的问题,任重道远,亟待加强顶层设计,长远规划。

(3)工矿和中小企业难以获取数字资源。
面对国外数据库商因其垄断地位形成的垄断价格,我国科研和教育机构的文献采购经费越来越感到捉襟见肘,而工矿和中小企业则普遍缺少“享受”充分的数据库服务所需的资金。
除受经济条件制约外,产业界和基层科技工作者还受到严重的语言困扰。
我国虽然是科技论文产出大国,但由于绝大多数科研创新成果以英文形式发表在国外期刊上,使科技成果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实现 成果转化方面受到严重的障碍。
在数据驱动的科研范式下,我们必须在重视 科研成果创造的同时,兼顾科研成果经营。

(1)提高我国期刊影响力,厚植科研大数据基础。
优秀科技期刊除了在传播科技成果方面发挥 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之外,在吸引和聚集数字资源方面也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当今社会,谁掌握优秀期刊,谁就掌握着它源源不断地产生的科研数据;谁掌握优秀期刊群,谁就有可能掌握科技大数据;谁掌握科技大数据,谁就掌握了第四种范式下的科研主动权。
爱思维尔公司通过旗下2500种期刊,已经集聚了6500万篇研究论文,仅2016年,它就发表了42万篇论文,但它收到的全球投稿有150万篇,这些都成为它掌握的资源。
爱思维尔通过自有资源和全球合作资源成为第四种范式下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同时也就成了科研工作一个强大的制约条件。
我们急需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提升期刊经营能力来提高优秀论文的吸引力,把更多的优秀论文留在国内,形成中国特色的资源优势。
手握有力筹码更有利于我们去争取全球科技资源的合作共享。

(2)以我为主建立学术评价体系。
由于我国80%以上的优秀科研论文发表在外国期刊上,因此,在各类科研考核、评奖、基金审批、学术职位选拔等方面需要评判学术水平时,不得不主要考察英文期刊和英文文章,需借助国外的评价体系(如SCI、CiteScore、Altmetrics等)来确定期刊和论文的等次。
学术评价假手他人的结果是形成了非常明显的马太效应,加重优秀论文外流,加重科研价值观的偏差。
评价体系是一个有效的指挥棒,它关系到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建成科技强国的根本性问题,应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需要按照科研工作的国家需要建立自己的科研价值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强国战略,有利于我们应对国际竞争、有利于促进中国科学持续发展、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优质资源集聚的评价体系,让评价体系与我国科技发展、科技期刊发展、数据话语权和数字资源安全形成相辅相成、正向互动的关系,让科研成果为我所有、为我所用。

(3)提升科研成果的经营能力,发挥数字资源效能。
论文层面的数字资源还仅仅是“原材料”,所谓“资源经营”是指获取海量“原材料”并对其进行组织加工,形成结构化、智能化、可视化的数据分析、关系揭示、策略依据、路径引导,使大数据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研究视野、研究模式、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发挥巨大作用,从而影响到科研过程、科研组织方式,引导所谓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
在生产数据、采集数据、保存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形成方案、结果、方法),再生产新的数据,这种新的科研创新工作流程中,我国仅在生产数据环节具备一定的优势,其他环节都存在明显不足。
采集数据、保存数据环节受到国外垄断出版商的制约;处理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则受到期刊出版与知识服务平台,以及数字决策工具不足等的制约。
事实上,数据力量和平台工具力量互为前提和因果,不可偏废。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在国家层面上说,科研成果创造与科研成果经营已经变得密不可分,需要统筹兼顾。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虽然日益加大科研投入,但学术成果经营主要交由市场,而这个市场事实上是一个受到高度制约的市场,在行业集中度的形成、出版资源配置、经营决策权力、企业制度、资金使用等方面都受到种种约束,难以形成重量级的市场竞争主体。
在未来5到10年间,我国还很难出现能与爱思维尔、斯普林格相抗衡的期刊出版单位。
我国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我国的科研工作。
科技期刊落后的深层原因是数字资源经营的国家力量缺位和市场竞争主体成长乏力。
需要把期刊经营提升到事关国家数字资源安全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度进行规划,发挥国家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在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组织管理上加速改革、资金投入上重点保障,抓住评价体系、科研价值观回归、国家保存体系建设、市场主体培养、成果发布平台建设、数字决策工具开发等重大问题,尽快提高我国学术评价的话语权,保障数字资源安全,消除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潜在威胁。
(作者单位:科学出版社) 华冰聊专利 研发10年转行专利代理,能挣多少钱? 一位高中同学问我:“如果持有律师证和专利代理人资格证,在业内是什么样的薪资水平?” 同学说:“在通信行业做研发10年了,现在转行,已经考过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了,现在想考个律师证。
从事专利代理人工作,不知道律师证有没有帮助?”我回复他的是:“如果没有好的管理经验和人脉,几乎跟刚毕业区别不大。
” 一头是自以为可以用得上的理工科知识和研发经历,一头却是市场不认可的价钱。
原因是什么? 专利代理大部分人的收入组成是基本工资+提成,提成跟写专利的数量多少直接相关,要想要好的收入,需要多写专利,写得越多,挣得越多。
已经工作10年的研发人员,年龄32岁以上,很多已经踏入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氛围,不管是时间、精力、体力都无法与刚毕业的年轻人比,因此,提成未必比年轻人挣得多。
而且,专利代理是经验活,年限越久,处理的专利越多,经 验越丰富,可以做得更好,处理的效率也越高。
这部分经验既包括研发技术上的经验,也包括在专利方面积累的不同事件的经验。
因此,刚入行的肯定没有做得久的处理效率高,不管你是否有10年研发经验。
另外,10年研发经验对于薪资有多少影响呢?对基本工资略有影响,会比刚毕业的同学高一点,但相对于全月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0年研发经验对专利代理有没有用?有用!客观地说,10年研发经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客户的技术,会更高效地理解专利需要保护的内容,会与技术人员交流时更有同理心,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确定合理的保护范围。
可以说有10年研发经验的人,做专利会上手更快,理论上质量也会更好。
但是,这些优点体现在最终带来的专利质量上是很多客户看不懂的。
也许因为你有多年的研发经验,可以让客户的授权率更高,但是,客户
般会认为专利授权是其创新技术好,不授权是代理人专业性不够强。
如果再考出一个律师从业资格证有没有用?现在的专利服务市场,专利申请是刚需,市场需求量最大,从业的人也最多;但真正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是专利诉讼,因为专利申请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是成本支出,而专利诉讼要么是帮助客户解决被诉的问题,要么帮助客户解决被侵权问题,即要么直接带来利益,要么减少损失,所以客户更愿意为诉讼买单。
因此,市场上诉讼业务相对于专利申请业务来说利润高得多,也被称作高端业务。
如果有专利代理人证,再有律师从业资格证,可以逐步成长为一个专利律师,则工作内容和收入水平都会提高一个档次,很多人可以翻番。
最后,什么人在专利代理行业可以赚钱呢?答案是有很好的专利代理业务来源,或是有人脉,擅长管理者。
(作者系专利执业代理人) 声音 今年政府工作 报告中提出,把握世 绘界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大势,深 入实施创新驱动发 制展战略,不断增强经 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而就在两会开幕前 生夕,科技部牵头,发 改委、财政部等16 物部委组成的《国家生 物技术发展战略纲 要》编制领导小组第 技一次会议召开,拉开 了我国从国家战略 层面统筹加强生物 术技术领域顶层设计 的序幕。
该纲要编制将 发重点聚焦4个方面: 一是科学研判我国 展生物技术及产业发 姻王 展现状;二是分析比小 较我国与国际先进理 蓝水平存在的差距;
是明确经济社会发 展对生物技术创新 图的客观需求;四是科 学分析国际生物技 术发展趋势,确定我 需国未来主攻方向。
这 是贯彻落实习近平 科技创新思想的战 要略新举措,必将为我 国生物技术中长期 考发展提供战略性行 动指南。
与《国家安全战 虑略纲要》《国家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健康中国2030” 什规划纲要》等综合 性战略纲要相比, 《国家生物技术发 么展战略纲要》主题 更加聚焦,编制 “纲”和“要”更富有 挑战。
因此,在编制 过程中,需要在以 往经验方法基础上, 进一步构建更为精 准的战略纲要制定 方法体系。
准确把握新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变革这一时代背景。
作为跨越自然、社会 领域的交叉学科领 域,生命科学与生物 技术具有历史演化 性、介观性、泛在性、社会性等复杂学 科典型特征,是继信息技术和智能技 术之后,引领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产业变革的核心领域之
一,对维护国 民健康、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 展,对保障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清醒认识我国发展生物技术的 现实国情。
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 伟目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 求
相比,与人民群众对健康、天蓝山 绿的美丽中国需求相比,我国生物技 术发展在原创性、产业化、高端符合 人才、生物战略资源保护和利用方 面,在科技安全、产业安全、生物安全 等方面存在不少重大挑战,深入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从国家 战略层面统筹加强生物技术领域的 顶层设计。
深刻领悟国家战略意志。
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 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 的
路,对看准的方向,要超前规划布 局。
我国已经制定的《国家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纲要》有综合全面的科技前 瞻布局,在此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 为”,进一步选择生物技术领域来进 行发展战略纲要的论证编制,鲜明体 现着党中央的战略眼光和推进科技 强国建设的战略意志。
深入贯彻习近平科技创新方法 论述。
比如,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 向,洞察学科和产业发展规律来把握 科
技发展脉搏。
比如,把握战略需求 大方向,视野一定要宽而又宽。
比如, 应对2050年都可能赶不上的核心技 术领域,必须独创性提出自己的一招 鲜、几招鲜技术。
再比如,纲要编制人 员站位要高、要差异化,更要认知精 准,透彻理解国家机构改革的方向和 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趋势,提出将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促进科技发展的 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的制度和可行性 机制保障,让规划纲要真正达到纲举 目张的目标等。
对规划编制的背景、条件、目标、 过
程、实现前景、规则等方法体系进 行系统分析,凝聚战略共识,凸显战 略非共识,提其纲而挈其领,才能不 负党中央的重托、不负科技界的期 待,编制出一份经得起人民、历史检 验的未来“答卷”。
(作者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 究院副研究员)

标签: #工资 #一个月 #多少钱 #中有 #数据 #年薪 #多少钱 #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