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生活LIFE,主编:张思玮

细菌 3
编辑:王剑校对:王心怡E-mail押zhoumoban@ 8生活LIFE 2017年12月8日星期五Tel:(010)62580821 想去太空看看宇宙 本报记者袁一雪 伴随一阵震天动地的轰鸣声,火箭拔地而起,宇宙飞船被带入大气层,进入临界轨道100~120公里以上的区域进行环绕飞行,也拉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序幕。
自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功完成首次人类太空飞行的壮举后,全球已经有几百位宇航员完成了太空飞行。
但这仅限于专业人员。
因为要想进入宇宙,宇航员必须要面对巨大的噪声、振动、冲击、超重和失重等各种恶劣环境,并且还要在这些恶劣环境中保持头脑清醒进行工作。
那么,普通人可以进入太空看看浩渺的宇宙吗?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在建院60周年之际,系统规划了航天运输系统的建设蓝图。
按计划,到2025年前后,中国亚轨道太空旅游将成为现实。
亚轨道一般是指距地面20千米~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最低轨道高度之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科技委主任鲁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亚轨道运载器外形像空天飞机,可以在亚轨道上飞行,然后返回地球。
如果这个计划实现,就意味着,普通人也可以安全“上天”,从更高的高度俯瞰地球。
体验瞬间失重感 “目前亚轨道飞行主要有两个用途,除了太空旅游,主要是为了训练航天员。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告诉 《中国科学报》记者。
而世界上最“火”的亚轨道 飞行器太空船二号已经培养了几名优秀的“空天飞行员”,因为亚轨道飞行可以模拟零 重力飞行、战斗机飞行、太空飞行训练等。
“亚轨道飞行与轨道飞行不同,后者会 环绕地球飞行,而前者则更像是抛物线飞行。
”焦维新解释说。
抛物线飞行,即航天器向上攀升,当要到达20千米高度或者可接近其临界值的更高的高度时,再俯冲向下。
“乘客可以在攀升和到达顶端以及快速下降时期体会到失重的感觉。
”焦维新解释说,“这是因为航天器在几十千米的轨道上运行的时候,受两种力的作用:一种是重力,将航天器往地心拽,另一种是离心力或惯性力,它由于航天器绕地球运行而产生,与重力的方向相反,重力与离心力相互抵消,因而产生微重力。
” 虽然在微重力环境下人们可以体会失重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在亚轨道区间只能持续几分钟。
也就是说,在飞机攀升到顶点再到降落的时段内,人们可以产生这样的感觉,当航天器下降至某一高度,不再继续加速时,失重的感觉也随之消失,直到下一次航天器再以“抛物线”的方式上升、俯冲。
亚轨道飞行更容易推广 除了亚轨道飞行,还有一种形式也可以体验失重的感觉,就是普通飞机在10公里高空的抛物线飞行。
只是高度的降低也缩短了失重感体验的时间,“只能持续15~20秒。
”焦维新补充道。
相较而言,失重时间较长,但成本又比真正轨道飞行低廉的亚轨道 飞行变得炙手可热。
目前,英国和美国的几家公司都推出了针对平民的亚轨道太空旅游方案,人们只需支付10万~20万美元就能体验短暂的失重感,还能看到绚丽的美景。
但这种体验,在轨道飞行却需要支付至少2000万美元。
“在亚轨道时,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赶上雷暴天气,运气再好些,则可以看到雷暴时出现的‘红色精灵’和‘蓝色喷流’现象。
”焦维新说。
红色精灵是一种伴随着雷雨所产生的高空大气放电现象,通常发生在雷雨云云层顶离地面30~90公里的高空。
当红色精灵出现时,其上半部是红色,底部则渐渐转变为蓝色,宽度约在五到十公里内,可持续约十到一百毫秒,如同闪电般转瞬即逝。
由于这些发光体在空中出现的时间不到三十分之一秒,有如鬼魅一般难以捉摸,所以科学家称它们为“红色精灵”。
蓝色喷流则与红色精灵不同,通常呈细锥形,从积雨云的顶端一直延伸到离地面40~50公里的电离层,但比红色精灵要亮。
如果没有看到这些奇特的气象现象也没关系,因为在几百千米的高度,乘客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极光,俯瞰台风眼、海洋、大陆、岛屿……这些在太空中看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更重要的是,亚轨道飞行对于人员要求更低些,轨道飞行虽然不要求乘客具备宇航员的体质,但是却需要经过特殊训练。
因为宇宙飞船在起飞和降落时,人体都需要承受 5倍的重力加速度。
加速度对心血管循环系统的影响最大。
当航天器迅速上升时,人体内的血液就会像 乘电梯时脚下沉一般,血液也迅速向下部集中,使下部血管膨胀,血管壁受到很大的压力,继而导致血管中的液体向四周的组织渗透,使下肢肿胀刺痛。
但经过训练的宇航员,可以比常人承受更大的加速度。
轨道旅游才是真正的太空旅游 纵然也能欣赏绚丽景色,但焦维新却觉得与真正的轨道飞行比起来,亚轨道飞行并“不解渴”。
因为轨道飞行是游客搭乘太空飞船,抵达离地球高度约400公里的国际空间站,以国际空间站为飞行器进行地球轨道飞行,总共为期10天左右。
这是亚轨道飞行不可比拟的。
不过,目前只有两种太空飞船可以和国际空间站对接,俄罗斯的苏型飞船和美国的太空飞船,由于美国NASA的太空任务仅供国际专门科研之用,故现今太空旅游仍以俄罗斯为主。
所以,为了区分科研与旅游,美国有公司正在开发充气式空间站,其内部不摆放实验仪器,平时不充气,只有当乘客到达时才充气,供人们在里面观赏宇宙景色,体验失重感觉。
“这种充气空间站体积大,但因为是可充气式,所以携带上天并不复杂。
只是其中材料与工艺技术还需要再探索。
”焦维新说。
如果轨道旅行成功实现,接下来的月球旅行也就顺理成章了。
只是登月的成本和过程太复杂,但如果只是乘坐宇宙飞船环绕月球飞行还是在不远的未来可预期。
“未来,空间站发展更为成熟,解决了飞船安全问题,并且实现飞船的重复利用,那么太空旅游将更接近平民。
”焦维新表示。
酷品 摩托车暖风系统 冬天骑摩托绝对是一项挑战。
为了应对寒冷,骑手们只能多穿衣服,现在一款可以安装在摩托车上的取暖设备诞生了,它可以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传送到骑手腿部,为骑手们提供热量。
带铅笔芯的卷尺 在使用卷尺时,人们有时会需要进行标记。
一位设计师在卷尺带口下方加入了一个可伸缩的铅笔芯,标记测量值,解决了使用卷尺时找不到笔的不便。
郭刚制图 锅盖支架 这是一个小巧的锅盖设计,锅盖的把手可以转动,需要的时候就能从一字变成十字,刚好可以把锅放在上面,将热锅与桌子隔离。
健康 哪 种 感 冒 要 李博 吃然 消 炎 药 秋冬季节,人们最容易被感冒侵袭。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吃不吃药? 有人说吃药7天好,不吃药一个星期就好,可有的人自作决定硬扛了7天,不但身体难受,还影响工作学习。
还有人说,感冒不能瞎扛,搞不好扛出大病。
那么,我们应怎么对待感冒,有没有个靠谱的说法? 感冒药不会去除病因 在门诊看病,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发烧的患者进入诊室就说“大夫,我感冒了,快给我输液”,或者说“大夫,快给我开点消炎药”。
其实,上呼吸道感染80%左右都是病毒性,注意休息、多喝温水就可以缓解。
如果病人高烧,不能吃东西,可以通过输液适当补液,但不需要输消炎 药,即抗生素。
许多患者有一种错误 的观念,不管大病小病,只 要感冒发烧就吃抗生素。
其实这种做法存 在很大隐患。
因为抗生素使用以后,微生物 可通过产生耐药性来保护自己。
如果使用 抗生素时间过长、使用的剂量不够或频繁 换药,容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不仅达不 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还容易使危重感染的 患者将来处于无药可用的境地,因此合理 使用抗生素尤为重要。
现实中,很多人年年得感冒,就会根据 以往的经验,让大夫开“消炎药”“输液”,其 实这么做是不对的。
因为不是每次感冒的 原因都一样,即使症状相同,治疗方法也会 因人因时因地而变化的。
咳嗽发烧是伴随感冒发生的,如果仅 仅是病毒感冒的话,是有自限性的,一般来 说
7~14天就会自己恢复,但如果这其中 继发了细菌感染,那么就会加重病情,甚至 使病情反复。
我们日常所说的“感冒药”包括咳嗽 药以及中成药,都是缓解感冒引起的各种 不适,并不能消灭感冒的原因,与我们所 说的“消炎药”是不同的,不可以混淆。
明 确地说,感冒药是缓解症状,让病人不难 受的药,但不能消灭病因,消灭病因要靠 自身的免疫力,也没有严格意义上可以消 灭病毒的药。
而抗生素,是由于患者免疫 功能低下,在病毒性感冒的基础上,导致 了继发性细菌感染,为了除去细菌感染而吃的药。
感冒药不会去除病因,同样抗生素也不会缓解症状。
病毒性感冒不应使用抗生素 那么,我们怎么判断自己用不用吃消炎药呢?下面有些一般性建议,仅供参考。
不过,一旦出现大问题,还是需要去正规的医院,听从正规医生的指导。
那么,什么情况下感冒可能会由细菌感染引起,应使用抗生素呢?一般来说要符合以下几条。

一,病情严重:大于3~4天,发热不低于39摄氏度,脓性鼻涕;或面部疼痛这类严重的症状或体征。

二,病情持续:大于10天无改变,流鼻涕或咳嗽。

三,病情恶化:在典型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持续了5~6日并且初步改善后出现症状或体征(新发的发热、头痛、鼻分泌物)。
那么,一旦患者的鼻涕变成黄色或绿色的,是不是就意味细菌感染,必须要使用抗生素了?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黄色或绿色的分泌物并不意味有细菌感染,也不是使用抗生素的绝对指征,只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参考,病毒性感冒的分泌物也会变颜色。
所以要去医院,不要自己胡乱吃药。
一般来说,细菌感染的鼻涕是脓性的,与普通的黄绿色鼻涕是不同的。
此外,还有人认为,使用抗生素可以让感冒好得更快,其实这也是错误的观念。
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是没有效的,也不会短时间内恢复。
一旦医生怀疑有合并细菌感染时,会给病人加用抗生素,是没有错误的。
总的来说,感冒后,如果自行用感冒药3天,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则需要到医院就诊,尤其是孩子、孕妇、老人,以免延误治疗。
(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院) 求证 眼药水外溢:是设计缺陷还是利益驱使 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多人习惯用眼药水来缓解干涩,也有很多罹患眼疾的患者,需要用眼药水来进行治疗。
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来滴眼药水,似乎都会流出来。
有人因此心生疑惑,流出来的眼药水,是否是一种浪费呢? 据说方便面生产厂商,在配比酱料袋的时候,甚至考虑了挤不干净的部分,以保持最佳风味。
眼药水瓶的设计或许也有这种功效?而事实上,它们就是因瓶子的缺陷导致的一种浪费。
绝大多数眼药水一滴的剂量都超过了人类眼睛能够容纳的上限。
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眼科医生艾伦·罗宾等青光眼专家对这样的浪费痛心疾首,因为他们的病人总是想方设法试图把昂贵的药水多用几天。
罗宾一直在敦促制药公司减小药水液滴的体积———但却徒劳无功。
“他们毫不关心患者,不关心他们的承受能力,也不关心药价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 眼药水和抗癌药都是按体积售卖的,美国病人们每年要花数十亿美元购买这些药物。
但这些昂贵的药物每天都在遭遇浪费。
液体抗癌药一剂的量通常也很大,远超大部分患者每次使用的剂量。
所以,这些救命药必然有一部分会被扔掉———而这部分费用依然会计入患者的账单。
癌症患者一次注射的化疗药物可能价值数千美元,治疗青光眼之类眼疾的核心药一小瓶就要卖好几百美元,而且每瓶只能用一个月———所以收入不高的病人哪怕浪费一滴都会很心疼。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罗宾就曾经向爱尔康公司提供过相关咨询,当时该公司的研究者发明了一种所谓的“微滴眼药水”。
他评价说,这些微小的液滴安全有效,而且没有任何浪费;但这项发明非但没有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反而成为了商业利益压制患者需求的反面案例。
爱尔康得州沃斯堡总部研发实验室的负责人比尔·约克带领团队发明了一种仅有16微升的液滴———“微滴”,体积只有如今市场上常见眼药水液滴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
一。
微滴眼药水采用带有乳胶滴管的标准药瓶滴注,即使滴管碰到眼球也不会造成任何损伤。
据了解,一共有29位青光眼患者测试了这套新系统。
一周的时间里,这些患者试用了装在“微滴瓶”和普通瓶里的同一种眼药水,后者一滴的体积大约是前者的两倍。
研究者 跟踪记录患者的眼压数据和眼药水带来的副作用,例如烧灼感、刺痛、发痒和眼干。
实验结果显示:微滴眼药水降低眼压的效果不亚于较大的普通液滴,与此同时,它还能减轻普通液滴的副作用。
1992年,约克和爱尔康的两位同事在《美国眼科》杂志上发表了实验结果。
罗宾为这项实验提供了咨询建议。
但这项新发明最终却没能成功推向市场。
在残酷的眼部护理市场里,新产品、新系统首先可能面临竞争对手的残酷诋毁,而同时也面临另外一个问题———爱尔康旗下其他眼药水是否也同样要全部更换为微滴瓶? 更直接触动利益的一点是:微滴瓶对产品销量的影响,毕竟原来的一瓶眼药水现在可以使用双倍的时间,而又不可能通过提高单价来弥补这种差距。
同时爱尔康还必须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为了获得这项批准,公司还需要资助一些研究项目,向FDA证明更小的液滴和原来的一样有效。
如今当有人问药水液滴大小的问题时,发言人会用类似前文提到的方便面酱料理论来作回答:为了保证患者得到足够剂量的药物,液滴中包含了“安全余量”。
在爱尔康之后,别的研究者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
2006年发表在《眼科药理学及治疗方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15微升的液滴效果不亚于普通的大液滴。
“更小的液滴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全身暴露和溢洒的风险,减少药品的浪费。
”研究者这样写道。
今年5月,《生物医学中心·眼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称:“眼药水液滴中有相当可观的一部分被浪费掉了。
”辉瑞制药2011年的一份备忘录写道:“液滴的大小无关药物剂量,因为人类的眼睛只能吸收7微升液体。
”这份备忘录还补充说,市面上的眼药水液滴大小通常介于25微升到56微升之间。
那么,如果使用更小液滴会降低利润吗?制药业顾问加里·纳瓦克表示,更理想的方法是减小液滴体积,提高药品浓度。
但作为帮助制药公司向市场推销产品的专家,纳瓦克并不认为缩小液滴就能降低医疗支出。
他说,制药公司会作出“适应性调整”,把计费单位从体积改成剂量,由此提高价格。
“人们会计算每天或者每个月的用药成本。
最开始药费或许会降低一点,不过我觉得,到头来这个价钱总会重新平衡下来。
”纳瓦克说。
(北绛) 可撕下的超薄保护漆 这款创新性塑料薄膜能为木材、塑料、石材等材料提供额外的表层防护。
这层薄膜只要稍微一刷即可附着,在撕下时也不会留有任何痕迹。
而且,它有高亮和磨砂两种表面款式可供选择。
遥控加热的马克杯 天气寒冷的季节,非保温杯内的液体很快就会变凉。
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温控陶瓷马克杯,它可以侦测杯中液体的温度,然后随使用者的需求维持、控制温度,确保饮料入嘴时的温度和味道符合“口味”。
(原鸣整理)(本期图片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稿费事宜请与编辑联系) 社址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猿号邮政编码院员园园19园新闻热线院园员园原62580699广告发行院园员园原6258066662580707传真院园员园原62580899广告经营许可证院京海工商广登字20170236号零售价院1援5园元年价院288元工人日报社印刷厂印刷

标签: #病毒 #数据 #手机 #安全卫士 #硬盘数据 #备份 #浏览器 #数据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