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伊凡,nikon和canon哪个好

nikon 3
专题:便携数码相机迎战单反和拍照手机 渠道 □本报记者安沙沈春蕾 5周 刊 责任编辑:伊凡圆园园9年8月15日星期
现在买小相机的消费者心里价位很低,大都在1000元以下。
尤其是第二次、第三次购机的消费者,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便宜。
越是有钱有身份的人反而买的数码相机很便宜,不像手机是消耗品,他们用过数码相机,对功能什么的都非常了解了,因此换机消费也很理性,一般就买1000多元的便携数码相机。
摄影/雨田 现在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有人使用手机拍照记录精彩瞬间,这让随时随地记录变得方便轻松。
目前市面上主流手机的拍摄像素都在320万以上,更有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问世,很明显是要在随时记录的需求方面与便携相机一争高下。
摄影/雨田 渠道正方:渠道操作有倾向便携机销量不减 渠道反方:内外挤压便携相机需创新 拍照手机难成对手 对于手机拍照功能不断强大是否会影响到便携相机的销售,正远广大副总经理肖梁说:“卡片机的销量没有减少,拍照手机也谈不上会冲击数码相机,追求拍照功能的一般家庭都会选择便携数码相机的。
手机无论像素高低,其拍摄效果都不能和数码相机相比。
” 而另一位老中关村小汤也表示,“坦率地说,我个人认为拍照手机对相机的影响并不严重。
”他认为,反而是市场本身的竞争问题比较突出。
一方面,数码相机市场有十几个主要品牌竞争,在这种充分竞争的品牌环境下,利润越来越薄是必然的;相比之下,数码摄像机因为只有佳能、JVC、索尼和松下4个品牌,一直以来市场都比较稳定,产品的利润率也比较好。
另一方面,过去卖数码相机,一个卖场里也就七八家,最多十几家,而现在一个卖场少说也有好几十家商户竞争。
“虽然每家都苦着脸说销量不好,但是其实如果综合一下这个总量不小!” 而国美、大中等3C卖场也逐渐将一些主流的便携数码相机作为主力机型,以比较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因此,也从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这类产品的消费者。
所以,拍照手机对数码相机基本上谈不上什么影响,更多地还是市场本身的竞争局面造成的销量上的变化。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便携相机的市场需求量还是很大。
便携机呈现新需求特点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消费者的购买门槛越来越低,而其购买需求也越来越理性。
小汤说,现在买小相机的消费者心里价位很低,大都在1000元以下。
“尤其是第二次、第三次购机的消费者,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便宜。
越是有钱有身份的人反而买的数码相机很便宜,不像手机是消耗品,他们用过数码相机,对功能什么的都非常了解了,因此换机消费也很理性,一般就买1000多元的便携数码相机。
”小汤说,“80%的客户都选择2000元以内的,一般在1500元左右的。
如果买个2000元的数码相机,我们都觉得是遇到了一个大客户!”这样,渠道内走货最快的,是那些成本在八九百元或者1100、1200元的便携机。
肖梁认为,便携机厂商方面也不会有什么突破性的变化,很难有所创新,因此,短期内这种趋势应该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入门单反看的多买的少 由于厂商针对单反市场均推出了5000元价位内的产品,比如佳能1000D、500D、尼康D60等,表面看来,这些产品与长焦类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价格相差不多,因此,入门单反和高端便携机之间是有重合和竞争的关系的。
而因为厂商对单反相机不断降价,并且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所以,一些消费者为三四千元能买个单反而觉得心动。
但是,有些渠道商并不认为,单反的销售会对便携机造成困扰。
由于单反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因此10个客户中,一般会有三四个询问单反,但是成交率很低。
这其中是有些渠道操作的学问的。
由于入门单反很难转型,一旦转型,就会到七八千元的价位,远远超出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和预算,几乎不会成功;而不转型,利润率又太低。
因此,经销商看准那些愿意买单反的消费者通常购买相机的预算不会太低,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推荐消费者买消费类数码相机,利润空间肯定比入门单反大得多,转型的空间也大得多,所以,经销商对此自然会不遗余力。
这样的操作更进一步降低了入门单反的成交率。
另外一个问题是,表面看来,入门单反单机的价格甚至只有3000元出头,但整个套机购买下来,怎么也得5000多元,而且这种档次的单反“不如不买”。
肖梁说:“佳能500D套机下来最便宜的价格也要5100元,相反,1500元现在已经能买一个非常好的便携相机了”。
而镜头的购买也使得单反相机的总体拥有成本比便携相机高出了很多。
所以,目前,入门级单反消费者还是看的多买的少。
另外一个特殊的情况是,今年很多入门级单反比如尼康D60、D500停产,市场一直缺货,中高端单反相机也在涨价,因此,对便携相机的销售更加没有形成什么影响了。
综上,很多经销商认为,消费类便携数码相机的市场主体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无论是拍照手机还是单反相机,均不会对其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更多的影响还是来自于市场的竞争和渠道自身的销售策略。
编者按: 到今年7月末,中关村电子市场的便携数码相机销量相比去年下滑明显,据一些经销商的粗略估计,大概销量下滑在30%以上,并且产品的利润空间也在不断缩水。
与此同时,不少数据分析显示,当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消费类数码相机购买力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手机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从500万到800万像素,直追主流消费类数码相机;入门单反价格越打越低,单机3000多元的价格与高端便携机齐平。
便携数码相机在遭遇着内外双重挤压,而其产品本身也进入了市场成熟期。
未来,便携数码相机市场是否将进入曲线的下滑段?针对其和单反相机在市场上所表现出的不同趋势,渠道会如何看待?而厂商又是否会在政策上有些调整呢?《中关村周刊》将分别从渠道、厂商和消费者的层面进行剖析。
外部威胁:手机提升拍照功能消费能力出现下降 便携数码相机的快速发展,因其不断“瘦身”,具有很好的便携性,能够使消费者便捷记录生活点滴;而现在,很多数码产品不但具备拍照功能,而且越来越强大,可以满足一般性拍照需求,其中对便携数码相机最大的威胁来自手机。
目前市面上主流手机的拍摄像素都在320万以上,更有8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问世,很明显是要在随时记录的需求方面与便携相机一争高下。
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6亿,这个庞大的数字,令所有运营商和商家眼馋;相比之下,数码相机的普及率远不如手机,现在有不少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已经把拍照功能作为一个衡量标准。
这样,无形当中分羹了便携数码相机的潜在用户;另一方面,一些数码相机的先行者,虽然陆续到了相机更新换代的时候,但是,单反成为这群人更动心的选择。
金融危机对IT产品销售的普遍影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客观因素。
中关村索尼数码相机代理商郭女士坦言:“索尼数码相机一直都颇具人气,但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索尼小相机的销量降了近50%,每月成交量从原先的几十台降至十几台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一家经销商身上,大家一致认为金融危机对中关村市场便携数码相机的销售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除了这个影响之外,便携相机也受到手机和单反相机的双重挤压。
从2005年开始,便携数码相机在市场处于销售上升的活跃期。
据经销商反映,一般便携数码相机的使用寿命(应该说用户的使用新鲜感更为确切)在2 ̄3年,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已经有不少老用户开始更换数码相机,但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消费者紧缩非必要支出,从而阻挡了部分消费者换机的步伐,直接导致数码相机销量的下滑。
一方面手机的拍照功能具有可替代性,挤压了便携数码相机的空间;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的客观因素导致销量下降,这两大外部因素制约了便携数码相机的销量。
内部排挤:单反降低价格门槛各大品牌竞争激烈 近年来,数码相机市场整体走势是:配置升级,价格低廉。
拿专业相机来说,以前购买一部单反的预算都得在6000元以上,现在4000元就可以入手一部单反,佳能1000D单机报价才3080元,不少单反的降价已经让很多消费者难敌诱惑。
一直以来,单反在数码相机里有着不可撼动的专业地位,但是高昂的价格总是让人不可企及,很多消费者只能在心底渴望着。
当一部单反只需3000元就能拿下时,那些渴望已久的消费者都会心动。
很多经销商认为,顶级消费类数码相机佳能G10花3500元都买不了,现在单反就在触手可及的范围,狠狠心就能买下来。
于是,本来打算买佳能G10的消费者可能就会选择买1000D套机。
本来打算出手消费类数码相机结果却买了单反,或者心想着反正以后也得换一部单反,要不就将就先用着手里的老相机……实际造成的影响就是会使便携相机市场受到一些影响,只是由于这个量很大,因此这种影响不能说是导致市场萎缩,而是对其总量或者增长率有些影响。
毕竟消费类相机原来是数码相机市场的绝对主角,而现在厂商对于入门级单反的支持以及其价格的不断下降,便携数码相机有了市场分羹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生存策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寻求多元化的发展 有消息称,今年各大数码相机厂商 都出现不同程度减产,其中以单反尤为明显,中关村市场就频频出现缺货断档现象。
相比较而言,虽然消费类便携数码相机销量在下滑,利润空间在减小,但销售情况还算稳定。
现在中关村数码相机市场有佳能、尼康、索尼、三星、富士、奥林巴斯、松下、理光、柯达、卡西欧、宾得、爱国者等十几个品牌,竞争非常激烈,虽然在数码相机领域,佳能的老大位置不可撼动,但是在消费类便携数码相机市场上,价格才是王道,三星的蹿升也得益于此。
从真心推荐的角度来说,更多经销商会推荐佳能,但更多购买相机的消费者还是会看重性价比,多数情况下三星、富士、理光、柯达等品牌往往因为价格优势更受消费者青睐,国产品牌里爱国者也是低价相机的形象代言人。
目前,消费类便携数码相机朝着两极分化的趋势发展,低端卖低价,高端由于高价销量有限,中间价位的竞争则是惨不忍睹。
最后各大经销商不得亏本赔钱卖,靠走量赚取厂商的返点,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让消费类数码相机的生存陷入窘境。
消费类便携数码相机在性能上提升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价格趋势也是下行线。
在经销商看来,外观设计是消费类数码相机一大亮点,时尚轻薄几乎成为小相机不争的代言词,佳能IXUS的流线型、索尼T系列的轻薄、三星NV系列的复古已经成为各品牌的主打形象,也成功吸引了部分时尚消费群体,只是更多消费者还期盼着便携数码相机在外观上能有突破性变革。
创新是科技产品的生命线,便携数码相机也不例外,厂商要做的是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拿出新鲜的东西给消费者,从眼球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而经销商要做的则是寻找多元化的销售策略,减少市场份额缩减带来的利润降低。
目前中关村已经有经销商在寻找突破口,比如正远光大选择五棵松摄影器材城市场,以开辟新客户;丹灵数码引进摄影器材配件,把重心转移到专业摄影市场;呈现美拓展产品线,争取拿下更多的品牌填补因大环境造成的缩水的部分……在拓展消费群、提升销量的努力中,我们应该看到,渠道对于单反相机的发展趋势是抱有更为积极的态度,因为作为进入成熟期的产品,便携数码相机已经是一个竞争充分的环境,这就意味着渠道的利润越来越薄。
渠道商总是不断欢迎有更好利润率的新产品的。

标签: #文件夹 #好用 #代码 #战区 #加速器 #z3735f #混凝土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