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的差距意味着什么,关注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

离合 5
97.6%,部分公众实际感受却有“温差”—— 2.4%的差距意味着什么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乔金亮 农业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6%以上,今年上半年达到97.6%。
然而部分公众仍有疑虑,觉得“这也不能吃,那也不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和一些人的实际感受有“温差”,2.4%的不合格率为何依然让部分公众心生担忧,如何看待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 “民以食为天”,公众对农产品安全的关注是有道理的。
在我国,每天有243万家餐厅开门营业,13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工运转,价值310亿元的食品上架销售。
农产品是食品的原料,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农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有客观标准。
业内认为,评价一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主要看3条:一看上市农产品是不是符合食用农产品安全标准。
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各国通行的做法。
二看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
三看监管水平,即能否及时发现和查处问题。
从标准来看,我国正在与国际接轨,已制定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6000多项、农业行业标准5000余项,基本实现了“有标可依”;从趋势来看,与本世纪 从标准来看,我国正在与国际接轨,已制定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6000多项、农业行业标准5000余项,基本实现了“有标可依” 即使1%的差距也需要100%的努力。
农产品安全是管出来的,说到底离不开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初相比,蔬菜、畜产品、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已从约60%提高到96%以上;从监管来看,早些年是“九龙治水”,数个部门分段监管,容易存在交叉或遗漏。
如今,监管职责已集中到农业部门和食药监部门,监管更加有效。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各国都要面对的问题。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对我国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状况作过一个评估,包括27项定量定性指标。
我国在107个国家当中排在42位。
应该说,这大致反映了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水平的现实情况。
目前我国的差距主要在于,既是发展中的农产品大国,又面临小而散的生 产经营模式。
以畜牧业为例,从消费看,全国每天要消费2.2亿公斤肉、7700万公斤鸡蛋和1亿公斤牛奶;从生产看,养殖户群体庞大,散养占相当比例,生产水平参差不齐,追溯体系尚不完善。
更为关键的是,消费者对“吃好”的要求日益提高,不再是“不得病就是安全”;生产者过去片面强调数量的观念也尚待改变。
尽管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总体可控,但依然存在局部问题,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在一些地区、一些品种、一些时段上问题还比较突出。
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市场大、品种多,即使达到了97.6%的合格率,但只要有1%的不合格,绝对值依然很大,搞不好就可能酿 成重大安全事件或区域性风险;另一方面,农产品安全贯穿于原料采集、加工、包装、储运、食用等各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到零风险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对安全问题零容忍。
公众感受到的问题,说到底,既有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的原因,又有违法成本低、处罚不到位的问题,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起步晚、力量弱、一些地方工作不到位有关系,还与有关部门未能及时澄清食品安全谣言有关。
即使1%的差距也需要100%的努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离不开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因此,要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通过组织化、标准化来保证质量安全。
同时,农产品安全是管出来的,应建立更严格的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让不法分子付出巨大的经济和法律代价,依法查处监管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彻底打消侥幸心理。
否则,购买再先进的检测设备,制订再健全的生产标准,都会在利益面前成为容易被攻陷的防线。
近年来,传销组织有抬头之势,个别地方传销活动愈演愈烈—— 传销猛于虎理当用重典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万祥 一直以来,传销组织五花
门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一旦 落入传销骗局,将面临人财两空 的结局。
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 年应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 意识,清醒洞察各类传销骗术, 增强识别能力。
与此同时,涉及 传销的立案难、执法不畅等问 题,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大学生李文星在天津市静海区遭遇
传销骗局不幸身亡事件发生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近日湖南一名大学生被骗至湖北传销组织,最终溺亡。
接连发生的传销事件,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让公众对传销组织深恶痛绝。
传销猛于虎。
一直以来,传销组织五花八门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一旦落入传销骗局,将面临人财两空的结局。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传销活动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在这种背景下,传销仍然屡禁不止。
传销野蛮生长根源在哪?如何进行防范?打击治理应从何入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组织”层级严密 根据2005年11月起施行的《禁止传销条例》,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据了解,在天津静海的传销组织中,“蝶贝蕾”尤以为盛。
据“平安天津”官微 通报,该传销组织规模庞大,等级分工明确,涉及全国多个省份,参与者达7000余人。
其中,在静海及周边地区发展传销人员达1600余人,占比近23%。
“蝶贝蕾”传销组织采用“五级三阶”的模式,形成会员、推广员和培训员、代理员和代理商5个级别、3个层次。
传销组织实际运行中,采取人拉人的方法,以推销商品为名要求参加者通过缴资购买实际并不存在的商品的方式获得会员资格,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 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同时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
2010年8月,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存、袁某、胡某、焦某某、李某鹏、杨某某、陶某某、祈某某等人在天津市静海区加入“蝶贝蕾”传销组织,后逐步发展成为该传销组织领导层级。
其中,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存、袁某3人为传销组织代理商,胡某、焦某某、李某鹏、杨某某、陶某某、祈某某6人为传销团队管理人员。
据初步统计,仅2016年9月至今,张某某、李某存、袁某等人领导的“蝶贝蕾”传销组织在静海区共发展近400人,涉案金额近490万元。
据介绍,天津市静海区检察院获悉该案后,立即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了专案组,并派员提前介入该案,先后多次与公安机关召开联席会议,结合近年来由传销活动引发的非法拘禁等案件情况,就证据搜集固定标准等问题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进行指导。
正式受案后,静海区检察院集中力量,快速对全案证据进行细致审查,最终对该案9名犯罪嫌疑人依法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骗术不断翻新 当前,传销活动猖獗。
拉人头式传销仍处于高发期,个别地区屡禁不止,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活动日趋严重。
一个显著特点是,传销人员和作案方式趋向职业化,传销活动更加隐蔽。
其中不乏传销组织打着“招工”“招聘”“介绍工作”等名义,诱骗大学生、农民、下岗职工等群体从事传销活动。
8月10日,国家工商总局、教育部、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从 事传销活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决定从8月15日至11月15日开展传销活动专项整治行动。
早在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作为犯罪予以惩处。
而《禁止传销条例》更是明确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从事传销活动。
亲人邀约、相亲、找工作……传销其实就潜伏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有的传销组织谎称“国家搞试点”“西部大开发”“国家、地方政府暗地里支持”的骗局,以所谓“资本运作”“特许经营”“加盟连锁”“连锁销售”等形式,以高额回报为诱饵。
有的传销组织往往披着合法公司、企业的外衣,以销售商品为掩护,通过发展加盟商、业务员等形式从事传销活动。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认为,近年来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已成为传销新手段。
一些传销组织打着“电子商务”“网络直销”“网络营销”“网络代理”“网上学习培训”等名义,以快速发财致富为诱饵,诱骗不明真相的人通过银行汇款缴纳入门费,在网上注册为所谓会员或代理商,发展下线。
检察机关提醒,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清醒地察觉各类传销骗术,增强识别能力。
时刻保持理智的头脑,不要抱有“一夜致富”的侥幸心理,谨防上当受骗。
畅通执法衔接 我国刑法中关于传销犯罪的规定,体现在第224条规定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关于该罪的定罪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规定:涉嫌 徐骏作(新华社发) 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30人以上且层级在3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
传销活动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立案难。
现实中,即使抓到传销组织领导者,也只能将参与传销活动者排除在刑法规制的范围之外,只对其进行简单的说服教育,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面对这种惩罚力度,传销组织一般不会解散。
一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官坦言,对于量刑起点,酌定情节如何确定,也难以把握。
对此,有专家指出,之所以不对其他参加者进行刑法处罚,是考虑到很多参加者本身也是受害者。
但是如果他们实施其他犯罪行为,如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从立法角度,可以考虑将多次参加传销的人员,纳入打击范围。
同时,执法衔接不畅也是传销猖獗的重要原因。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禁止传销条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条例规定的传销行为。
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传销案件,对经侦查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移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对《禁止传销条例》中传销查处认定部门进行了相关规定。
依照条例规定,工商部门和公安机关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都应当对传销行为进行查处,并依照各自职责分别依法对传销行为予以认定。
中国反传销协会会长李旭表示,如何增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有效衔接,是解开打击传销难题的关键。
各部门应全力配合,形成打击合力,建立社会治理防控机制。
同时,民间力量可以作为打击传销的重要补充,起到宣传、反洗脑等重要作用。
2017年8月23日星期三
5 高铁票迎来“打折季” 系根据客流量作出的市场化调整 本报记者齐慧 近期,许多旅客在购买高铁动车票时发现,有些车次高铁动车组票价出现了不同幅度折扣。
比如,8月15日起,30天车票预售期内,温州南至宁波的G7536次二等座出现了66元的折扣票,比通常的96元票价便宜了30元。
而商务座折后票价只要198元,相较于通常的288元,优惠幅度高达90元。
其实,这不是火车票价第一次打折。
今年4月21日起,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高铁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列车的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
当时,沪杭、杭甬段时速300公里高铁动车组票价不在调整范围内,此次G字头高铁票价打折,意味着价格调整的范围更大了。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部分车次实行折扣票价,主要是依据客流情况进行市场化调整。
从打折的时间点就能看出价格调整思路。
如厦门北至温州的D3212次,8月中旬二等座票价182元,而预定9月中旬这个车次的二等座票价已经降到145元。
大部分高铁降价也都是从9月开始。
这是因为进入9月,传统的暑期运输高峰已经结束,客流量开始下降。
对客流量相对少一点的车次车票进行打折,出行时间比较灵活的旅客可以选择折扣票,形成对旅客的分流,避免了一些热门车次旅客扎堆的情况,客观上达到了提高运营效率的目的。
而从具体打折车次来看,铁路部门的调整十分灵活。
记者登录12306网站查询某日余票发现,同样是从福州南到杭州东,8时30分出发的D3104次动车连站票都所剩无几,而8时24分出发的D3236次动车却还有近百张二等座余票。
在这次降价中,后者打折力度就比较大,D3104次动车二等座票价是253元,D3236次动车二等座票价为219元,便宜了34元。
由于旅客并不掌握客流情况,对打折情况不了解,建议旅客在选择车次时多观察比较,能够节省不少出行费用。
而随着旅客对降价情况的逐步了解,这种不平衡状况也有望得到缓解。
票价打折不仅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同时也是铁路改革的又一次探索。
今年以来,铁路改革频出大招。
上半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始接触阿里、腾讯等企业,探索推进优质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并欢迎对方参与铁路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7月,铁总宣布在27个主要高铁客运站推出动车组列车互联网订餐服务,广受各方关注;8月,铁总先后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和北京产权交易所举办铁路土地综合开发项目推介会,涉及项目数十个,面积上万亩;就连曾经饱受诟病的12306平台也开始启动商业化,实施广告投放业务,迈出了市场化的步伐。
电信诈骗:弄清套路不再被套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手段日益复杂,新骗术层出不穷,受骗者蒙受巨大损失。
针对电信诈骗常见骗术、不法分子如何获得公民信息以及如何防范电信诈骗等问题,记者就这些热点问题采访了专家。
山西网友“太行步新”:电信诈骗常见骗术有哪些?主持人:电信诈骗主要有4类。
第一类,假冒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的损失金额最大。
第二类,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熟悉的亲友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密码,掌握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从而骗取信任,进而编造“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第三类,犯罪分子使用伪基站,冒用银行、运营商等客服电话号码发送短信给受害人,以账户积分兑换奖品等为由诱导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木马链接。
用户一旦点击,犯罪分子就能在后台获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密码,进而盗取其账户资金。
还有一类,犯罪分子许诺在各种网络平台刷得消费记录后,将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
受害人完成前几单任务后都会很快收到回报,而当做更多任务时,骗子就会切断与受害人的联系。
辽宁网友“浩浩荡荡”:不法分子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方式有哪些?主持人:不法分子获取公民信息的手段很多,主要途径有:网络黑客通过技术手段窃取单位或企业存储的公民信息;通过招聘、婚介、办理会员、送礼品等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渠道获取;利用假冒网站链接骗取事主信息;利用“伪基站”设备发送虚假链接方式窃取公民信息;各行业内部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便利窃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
同时,不法分子还利用QQ群、黑客论坛等网站平台,使用网络电话、虚假身份等进行联络,通过网银转账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交换公民个人信息。
黑龙江网友“心甘零”:我们该如何防骗?主持人:面对花样翻新的电信诈骗,我们应时刻提高警惕:坚决不扫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随意填写银行卡等私密信息,不泄露手机验证码,任凭陌生人如何花言巧语也不随意转账;对个人电子邮箱、网络支付及银行卡等密码进行差异化设置,降低密码失窃后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
总之,凡事多小心,若有疑点,可随时联系公安部门求助。
(本期主持人姜天骄) 本版编辑郭存举李瞳

标签: #比较好 #长安 #crc #总经理 #截图 #准确 #奥迪 #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