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7年销量全球第一,为什么crv销量这么好

销量 7
06车行 2022年1月17日星期一责编:蔡忠电话:2352950 我国新能源汽车“马力十足” 连续7年销量全球第
工信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面对内外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来自供应链的压力,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
一。
“从走势情况来看,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保持了产销两旺的发展局面。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增长迅猛,有力支撑了汽车市场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突出。
2021年,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
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为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站7.5万座,充电桩261.7万个,换电站1298个。
“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但也面临国际竞争压力增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问题。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说,2022年,工信部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换电模式试点工作。
“我们也希望各地出台更多停车、充电等使用环节的优惠政策,优化汽车限购措施,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良好环境。
” 此外,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2018年以来连续3年的下降局面。
新华社 观众在天津车展参观奇瑞汽车推出的一款新能源汽车。
新华社发 如何稳定汽车芯片?动力电池怎样回收? ——来自新能源汽车热点问题的调查 工信部12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面对内外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来自供应链的压力,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
一。
随着市场扩大和应用普及,如何进一步稳定汽车芯片?动力电池怎样回收?记者就社会关注的热点进行了采访。
连续7年销量第一新能源汽车走势如何?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快速增长,全年累计销售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左右,创造了2016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其中私人消费占比接近8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增长迅猛,有力支撑了汽车市场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
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从2016年的253公里提高到2021年的400公里以上。
产业发展配套环境进一步优化,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站7.5万座,充电桩261.7万个,换电站1298个。
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与一些新 能源汽车4S店签订协议,以数据共享的方式并行推进售电、装桩、接电,实现客户信息线上流转,充电设施接电业务流程一网通办;打造智慧充电桩,通过ID自动识别实现“即插即充、即拔即走”……关于便捷充换电的尝试正在展开。
“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但也面临国际竞争压力增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问题。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说,2022年,工信部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换电模式试点工作。
强化保障汽车芯片供给怎样? 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集成电路制造产能持续紧张,2021年,国内外多家汽车企业因此减产。
汽车“缺芯”成为摆在全球汽车厂商面前的难题。
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不例外。
“这一轮汽车芯片短缺的原因较多,既有芯片产业自身的周期性影响,也有疫情、生产工厂火灾等突发性因素。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说,工信部组建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加强供需对接和工作协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程序, 方便整车企业快速实现紧缺芯片替代方案的装车应用,建设汽车芯片测试和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
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当前,全球主要芯片企业已逐渐加大汽车芯片生产供应,新建产能也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释放。
“我们将继续加大汽车芯片保供力度,统筹推进汽车芯片推广应用、联合攻关,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资生产制造和封装测试,提升汽车芯片供给能力。
”王卫明说,预计2022年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将逐渐缓解。
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方面,郭守刚说,我国加快5G通信设备等设施部署。
在准入管理方面,强化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监管。
“全国开放测试区域5000平方公里,3500多公里的道路实现智能化改造升级。
” 细化监管要求动力电池回收如何推进?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约40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市场创业创新火热。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动力电池退役量逐年增加,如何做好动力电池回收?
王卫明说,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等配套措施,加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
目前,已在17个地区及中国铁塔公司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
截至2021年12月底,173家有关企业已在全国设立回收服务网点10127个,45家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王卫明说,2022年,工信部将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国家和地方等有关部门的监管具体职责,细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各环节的监管要求,加大监管约束力度。
同时研究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控联动机制,强化线上线下协同溯源监督管理,加快出台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我们将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验收,遴选推广一批典型模式和企业案例经验,树立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标杆企业。
”王卫明说。
新华社 政策补贴再度退坡 新能源车如何“上坡” 随着最新补贴退坡政策的发布,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创新为王、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及补贴方案。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2022年12月31日后上牌的新能源汽车,将不再给予国家补贴。
这意味着,2022年将是中国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最后一年。
补贴退坡,新能源车如何继续“上坡”?上海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从新势力车企到宁德时代等零部件公司,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都在谋划应对后补贴时代。
业内专家指出,靠政策红利成长起来的中国新能源车企业,现在到了该“断奶”的时候。
除了短期的涨价和保价等措施外,技术创新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强劲动力。
退坡声至,涨价潮来 根据最新补贴方案,2022年1月1日起,续航里程300公里(含)至400公里的纯电动车型补贴0.91万元,较2021年减少0.39万元;续航里程大于或等于400公里的纯电动车型补贴1.26万元,较2021年减少0.54万元;此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补贴0.48万元,较此前减少0.2万元。
特斯拉已经在2021年12月31日宣布,特斯拉Model3和ModelY的后轮驱动版售价分别上调1万元和2.1万元。
由于ModelY价格上涨后全系售价高于30万元,无法享受国家补贴政策。
“你如果提前一个月以上订车,还有可能拿到2021年补贴,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特斯拉门店销售人员对记者说。
特 斯拉中国有关人士也对记者表示,相关车型涨价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有关。
不仅是特斯拉,一汽大众此前也公布了新能源车型自2022年1月1日起涨价的消息:ID.6CROZZ和ID.4CROZZ两款纯电车型售价均将上涨5400元。
广汽埃安、哪吒汽车等新能源车企也已宣布2022年涨价计划,零跑汽车则直接在12月28日推出了价格上涨9000元的2022款零跑T03。
记者走访发现,小鹏、威马等多家新势力车企门店的展车都被提前抢购。
小鹏汽车一家门店原本有4辆展车,3辆已在2021年12月初卖出;威马汽车门店内唯一一辆威马W6也已售出。
为应对补贴退坡,部分车企除了涨价还采取临时保价政策。
蔚来汽车的最新购车补贴方案显示,在2021年12月31日(含)前支付订金购买ES8等车型,且在2022年3月31日前提车的用户,可依旧按照2021年国补标准享受补贴。
小鹏汽车也表示,2022年1月1日-10日支付订金的用户可享受与2021年一样的补贴政策,差额由公司承担。
市场表现,有喜有忧 “2022年元旦后的一周内,我们店卖出了20多辆新车。
”华为上海中庚漫游城门店销售人员透露,由小康股份和华为在2021年12月底联合推出的华为鸿蒙智能新能源车“AITO问界M5”目前在该店跨界销售,虽然定价达到28万元,超过特斯拉Model3,依然吸引了部分华为门店客流对新能源车的注意,并且在2022年补贴退坡新政公布之后延续了不错的销量。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产销继 续创新高,1-11月累计产量超过300万辆,销量接近300万辆。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1-11月中国新能源车累计销量渗透率已经提升至12.7%。
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宁德时代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看好中国新能源车后续发展,将加大对锂湖等资源的收购。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分析认为,相关部门同时发布2022年补贴退坡及2023年补贴取消的政策,并不会打击短期的新能源车市场。
对需要购买新能源车的潜在用户来说,目前政策将促进他们在2022年出手购车,以享受最后的补贴。
在梅松林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正在经历逐步从政策驱动(补贴)转向市场驱动(无补贴)的历史性转变。
很多中高端新能源车消费者的购买顾虑,正从购买成本转向使用便利性,尤其是充电设施的便利性等。
当然,补贴退坡的局部阵痛依然存在,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此前作为新能源车销量担当的微型电动车。
根据上汽通用五菱日前公布的数据,旗下宏光MINIEV、五菱NanoEV、KiWiEV等微型电动车累计销量已经突破75万辆。
业内专家指出,对于售价在3万元至8万元的微型纯电动车来说,其目标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很高,即便几千元价差,也会影响其决策和购买力。
车企要想保住微型电动车销量份额,只有掏钱补贴。
可是,这类新能源车的单车利润一般也只有几千元,如果车企去补上补贴退坡的差价,利润就会大受影响。
上汽集团有关人士就对记者介绍,上汽通用五菱的电动车虽然销量高企,但走的是“薄利多销”路线,单车利润不高,主要靠新能源积分作为变现补充。
唯有创新,才能“上坡” 业内专家对记者直言,靠政策红利成长起来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到了该“断奶”的时候。
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发展基本达到了当初预期,补贴政策也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
中汽协总工程师叶盛基指出,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发展已经到了进一步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据介绍,中央财政从2009年开始就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迄今已长达12年。
而按照原计划,2020年就曾打算将补贴取消。
但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相关部门决定改用梯度退补策略,即从2020年开始,每年以10%、20%、30%的比例下调补贴额度,持续到2022年。
补贴延续的确促进了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发展,也培育了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指出,展望2022年,预计汽车行业需求稳健增长,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智能化加速推进。
在产业大变革背景下,车企乃至产业链都面临创新与重塑,能够快速迭代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是重要抓手,也是相关公司业绩估值爆发的核心驱动力。
2022年1月5日,广汽集团旗下广汽埃安举行“2022年首场元宇宙新车发布会”,宣布全球首款千公里续航纯电动车AIONLXPlus上市,补贴后售价为28.66万元起。
据广汽研发人员介绍,经过5年技术攻关,广汽埃安攻克了硅负极材料在大型动力电池上的应用性难题,首创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并基于此将电动车综合工况续航提到千公里之上。
上汽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智己、飞凡等新能源车上使用新的自研技术。
“技术创新才是核心驱动力。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方寅亮对记者表示,虽然补贴进入退坡尾声并将取消,但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发展未来还是会快于预期。
当然,国内新能源车公司要想健康发展进而拥有全球竞争力,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附加值,没有捷径可走。
据《上海证券报》 结束三连降 去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8% 2022年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汽车产销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增长3.4%和3.8%,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趋势。
2021年12月,汽车产销环比呈较快增长,产量同比结束下降,呈小幅增长,销量略有下降,且降幅明显低于上月;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首超50万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2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90.7万辆和278.6万辆,环比增长12.5%和10.5%,产量同比增长2.4%,销量下降1.6%。
12月,乘用车产销252.7万辆和242.2万辆,环比增长13.2%和10.5%,同比增长8.4%和2.0%。
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均呈一定增长,多功能乘用车(MPV)和交叉型乘用车产量有所增长,销量呈较快下降。
2021年,乘用车产销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同比增长7.1%和6.5%,同样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趋势。
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保持小幅增长,除轿车外,增速均比1-11月继续回落。
12月,商用车产销38万辆和36.4万辆,环比增长7.7%和10.5%,同比下降25.3%和20.1%。
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货车和客车产销均呈增长,客车增速更为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货车和客车产销依然呈较快下降。
12月,在货车细分品种中,与上月相比,重型货车产销呈较快增长,轻型货车产量略增,销量明显增长,中型货车产量有所下降,销量呈较快增长,微型货车产销均呈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货车品种产销均呈下降,重型货车降幅更为明显。
在客车细分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三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增长,大型和中型客车增速更为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下降。
2021年,商用车产销467.4万辆和479.3万辆,同比下降10.7%和6.6%,结束了上年快速增长趋势。
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产销呈较快增长,货车产销均呈下降。
2021年,在货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相比,中型货车产量有所下降,销量呈较快增长,其他三大类货车品种产销均呈下降,重型和微型货车降幅更明显。
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相比,大型客车产销呈较快下降,中型客车降幅略低,轻型客车呈快速增长。
12月,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依然出色,产销量双双超过50万辆,再创新高,分别达到51.8万辆和53.1万辆,环比增长6.7%和11.2%,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纯电动汽车产销保持增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有所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增势依旧迅猛。
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6倍。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高速增长势头。
2021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共销售2262.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1%。
在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中,与上年相比,上汽、一汽、东风和北汽销量有所下降,其他企业均呈增长,其中比亚迪、奇瑞、长城和长安增速更快。
新华网 量价齐升 二手车市场规模 今年或超2000万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预计2021年全国二手车的交易量将突破1700万辆,增长率将超20%。
”虽然“重度缺芯”期间新车、二手车价格均有所提升,但由于新车产能受限导致其销量处于萎缩状态,让二手车市场迎来量价齐升。
展望2022年,流通协会给出了较高预期:预计全国二手车交易量将超2000万辆。
“预计2021年全国汽车销量约2580万辆,与2020年基本持平,其中乘用车销量约2100万辆,与2020年相比,预计微增5%。
二手车方面,预计全年交易量将突破1700万辆。
”以上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近日对2021年车市的总体判断。
长期以来,二手车交易量中的轿车份额始终远高于SUV,但SUV的保值率在近期却更具优势,月度数据也出现环比增长,其中中大型SUV尤为明显。
虽然中大型轿车的保值率很高,但主要为豪华品牌溢价成分,主流的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却很少涉及。
去年12月二手车市场延续涨价趋势,在豪华品牌中,三年车龄保值率最高的依旧是保时捷,其保值率已经达到100.1%:紧随其后的是雷克萨斯,保值率为91.2%。
展望2022年,流通协会给出了较高预期:预计全国二手车交易量将超2000万辆。
流通协会还表示,连锁化、品牌化的二手车商更能够抵御市场变化的风险,这已成为二手车行业发展的趋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标签: #息肉 #crv #皇马 #编程为什么那么难学 #都说 #程序员 #文件 #cpa